原文:3758字
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有个玩笑说:
所谓的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总比妹夫的收入多20%……
关于比较,我在《把时间当做朋友》里专门写过一节(7.4):
……但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由此,我们可以轻松的想象:对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的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和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必然昙花一现,因为总有人会比他们更加年轻貌美、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力更大,地位更尊贵、财富更雄厚。
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大坑。在干脆点说,比较就是陷阱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选择无需比较即可获得的快乐与幸福——此句从书中原文修订而来。
然而,比较就是很现实的,比较就是很残酷的,最要命的事——比较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由自主的。也就是说,有些时候,有些陷阱是我们没办法不掉进去的,掉进去之后还能爬出来,才是真的猛士。
—— 这也的确是事实。
比如,为了衡量自己的实力或者竞争力,就要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有充分、深入、真实、客观的判断。虽然大多数人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但很少有人对自己银行账户的余额产生哪怕一丝丝的幻觉——同样的道理,一切确实能被量化的能力,人们通常不会错误估计,甚至不需要估计,不是吗?
这是个很不幸的事实:
所谓的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把别人比下去的过程。
如愿把别人比下去了倒也还好,比不过就很痛苦——因为那就意味着说自己被比下去了,那是个真真切切落实到自己身上的不幸。体育赛事里经常出现银牌得主苦拼十多年依然没有拼得过金牌得主的情况,你不妨想象一下那个银牌得主的心情,再想象一下换做你自己,那一路上不断听到的来自好心人的安慰是不是犹如千刀万剐缓慢折磨?
思:这些年我想得很开,从来没想过去把谁比下去。我也逃避竞争。高中时就是这样,班级里很多同学都不努力。大学更是啦。工作后本身我教的这个科目小学科,竞争力也是几乎没有。即使没有把别人比下去,我也也会自我安慰,比如说这个环境不行啊使我水平越来越差啊也是客观存在。
在某个技能上(或者说某个维度上)死磕,确实是一个策略,也不一定是不好的策略。但,为什么不想想“也许有什么别的策略”呢?
思:我连死磕的精神都没。所以没有一项技能到前20%也是有原因的。或者说前几十年我都不知道可以死磕。关键是对自己不自信,怕死磕了也没有效果,还不如躺着舒服。
比如,N年前,我想到要写作。那时候我就准备多读多背一些作家的好词好句。但是,坚持了没多久,总是怀疑自己的方法。心里面又想,我肯定成不了作家啊,背了干嘛?
所以综观,我还是觉得性格决定了命运!
又想到老师说的,因为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背了有什么用),所以不去学。我哪里知道,有一天,我也想走写作这条路呢?
借用几何术语的话,其实很容易理解的:
1、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
2、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
3、三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而实际上生活有很多个维度,每个人也都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更不是一根线——生活中有很多特别精准却没有被大多数人刻意去理解的比喻,比如“一根筋”,就是个细思恐极的精准比喻……
思:这是第二次读,所以震撼没有这么大。第一次读时,我的反应就是:天啊……我以前怎么不知道!?我怎么不知道多维度打造自己?我甚至还为自己不够专业而心虚呢。比如说,我本身教生物,就不好意思去教学生其他的,总认为自己不是专业毕业,没底气。现在想来,不专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让自己越来越专业啊!
记得以前,看那些电视明星,还想,她现在赚这么多钱,将来有一天赚不到钱了咋办?其实,人家几十年的钱就赚够了我们一辈子的。还有,钱还可以生钱啊,我连这个都不知道,真的是读书读傻了。以后,我要让我儿子早早知道。父母是孩子的起点。
老师对“一根精”和“细思恐极”的运用,又让我GET了。我以前怎么没想到过!
在任何一个单一的维度上,都只有一个人是“第一”,只有少数人“名列前茅”,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落后”——想明白之后就不会觉得这个事实有什么残忍了,因为还有更残忍的:很多时候,即便当了第一又怎么样呢?
但如果我们给自己开拓另外一个维度呢?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到今天,国人关注奥运会已经32年了,全球的奥运冠军们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观察“顶级选手”处境的机会。
32年前的金牌得主们,今天的人们能记得的有多少呢?
李宁,郎平,李玉伟,吴小旋,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姚景远,周继红,栾菊杰,许海峰……
大家当然都知道李宁和郎平,剩下的呢?
虽然这么说并不公平…… 但请注意:
1、我们只是为了从一个层面深入研究问题;
2、从多个角度望过去会得到另外一个结论;
3.公平是另外一个我们未来会深入研究的概念。
为什么最终李宁和郎平看起来(事实上也可能是)更成功呢?—— 并且还不仅仅从是商业角度来看。也许有很多种解释,但结合我们今天讨论的角度,以下的解释应该足够站得住脚:
他们两个都是在自己曾经做得最好的维度之外,另外开拓了一个甚至多个维度。
在一个维度上,最多 100 分;两个维度上,哪怕各自都只有 50 分,面积已经是 2,500 了;若是三个维度各自都有 50 分,那是多少? 125,000…… 注意:这些个数字只是“意象”,并不一定能代表事实,但足够说明事实了。
思:我好像还是学不会老师思考问题的方法呀!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学老师在许多年之后总是慨叹:
最终,真正有出息的,都是当年成绩一般般的……
思:这里,又想到了一个妈妈说的,对于普通家庭,如果允许孩子成绩普普通通,那就意味着没有好的进步平台,那么其他方面说不定都会受限。现在我想,允许孩子成绩一般般,应该是在好的学校,不拔尖,但是他有拔尖的潜力,不拔尖只是因为他没有把精力全部花在成绩上。
他们之所以慨叹,就是因为“没想到”;而他们之所以“没想到”,就是因为当初竟然不知道人生除了在校考试成绩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维度。
我很少接受采访,因为有过被曲解的经历。但,若是接受采访,就一定会认真说清楚:
千万不要把握写成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因为我真的不是。
我从来都不是,小时候参加个竞赛获个大奖之类的事情,越老就越明白那根本没什么用。多少人最终不还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吗?
不过,多维度打造竞争力这个策略,我确实使用了很多年,并且越来越擅长这么做。
当年在新东方的时候,比我发音漂亮的老师多的去了,我基本也就20分吧;词汇量比我大的老师多的去了,我也就20分罢;我一个长春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学历上比我漂亮的多的去了,我也就 20 分罢;甚至,我长得都比他们中的大部分丑,我也就 20 分罢……
不过,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办。他们都是单维度竞争的,比英语专业;我呢,差一点,只能用 :
1.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其实并不一定代表水平);
2.用大量的统筹方法论帮助学生们提高效率;
3.用各种心理学研究成果帮助学生们克服心理障碍……
别的老师可能专业上 90 分,可我三个维度作战,每个维度 20 分,最终也拼出来一个 8,000 分(这个数字当然只是“意象”)…… 于是,最终常年学生评价第一。当然,我也肯定有得分很高的维度——我知道如何有效地向所有人清楚地传递任何一个重要的道理,在这个维度上,我给自己至少 95 分。
写单词书的时候也一样,人家只是罗列词汇,然后从词典里拷贝粘贴释义,我呢?用统计数据支持我的选词,用程序帮我选择选词重复的例句——又是三个维度…… 于是,这么多年同品类里,累积销售量第一。
思:在教书这个领域,我课程设计不算最好,那我可以拼普通话,拼表达能力,拼写作能力。我又想到兄弟学校的一位老师,其实他讲课也是一般,课程设计也一般,但是他的论文写得好,具有探究精神,所以他在本领域也经常能作为评委。而且还经常得省级奖。那也是多维度打造他自己啊!
2011 年,当比特币这个东西被我看到的时候,那机会对我来说,某种意义上也是多维度低分乘出高分的结果。懂一点英语,懂一点互联网,懂一点编程,懂一点数学,懂一点金融,懂一点心理学,有很专业的研究方法论…… 虽然无论哪个维度上我都绝对不属于“杰出”类别的,可偏偏我都还凑合,于是,硬生生地搞出了个“诡异的竞争力”。
思:其实老师谦虚了,他的懂一点可比我们普通人精通得多了。
这种策略是屡试不爽的。再比如说,在我脑子里,现在你正在阅读的这个订阅《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不可能只是一个收年费的专栏,我不可能只是一个“写手”。我知道我不是最好的作家,我知道我没有最好的文笔…… 我之所以已经开干了,那肯定是因为我已经想出了很多个维度,至于有哪些个维度(注意,得是我自己能做好,或者起码能做得差不多的)?你不妨猜一猜?——猜不出也没关系,反正早晚你都会看到的。
思:老师还是个心理学家,所以除却作家还用了心理学的知识,概率知识,懂金融所以教给我们理财,懂数学,所以用了统计学,懂很多方法论,所以给我们讲了很多方法论。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或者秘诀,但确实它因为太公开了乃至于大多数人不当回事儿。人们喜欢秘诀,因为“大的成功必然要有大的秘诀才能匹配”,正如人们相信“大的事件必然匹配大的阴谋”一样——肯尼迪被刺杀的背后一定有惊天的阴谋才行……
史蒂夫-乔布斯的成功也是这种策略的好实例。当早期的极客们痴迷于各种技术参数之时,史蒂夫-乔布斯凭直觉给个人电脑加上了另外一个别人没有甚至不可能有的维度:艺术设计。时间越久,这个维度带来的合成竞争力越大。
“跨界”,是这几年才流行开来的词汇。事实上,所有的跨界者最终都会不由自主地深谙此中道理:
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
一旦跨界积累成功,实力或者竞争力的提升,只能是“几何级数”级别的,绝对不可能仅仅是“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简单。这种策略,就是那种知道的话就很简单很自然,不知道的话,就会“百思不得其解”——每天苦恼:“问题在哪儿呢?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有一些流行的概念我个人并不当回事儿,比如“跨出舒适区”这个说法。这种东西在我眼里,都是隔靴搔痒的、没多大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你想想看就知道了,大多数人不肯跨出所谓的“舒适区”,只不过是不知道还有多维度打造竞争力这样的策略而已;连知道都没有,当然更不用提当知道这策略的好处,所以才就那样呆着。若是真的有什么“舒适区”存在的话,对于我这种善用此类策略的人来说,不跨出去才不舒服呢!谁拦着我不让我跨,我跟谁急……
所以,我们这种人,有跨界的机会绝对要一把抓住,不能让它错过——至于那些冷嘲热讽么,跟刮风下雨一样,只不过是自然现象一种。
不过,在这个简单的方法论里,还是有个很重要的窍门的:
要在至少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
你可以这样理解:
凡事儿都是有成本。
这就好像是你赚钱的时候,“生活必需开支”就是你的成本,你赚到的钱不超过这个数值,你的赚钱技能实际上就是负分(可以滚粗了)。
于是,处处平庸肯定是不行的,不求处处突出,但起码要在一个甚至多个维度上处于一个相当优异的位置,这样的时候,多维度的意义就开始几何级数增长。
你看,在多维度竞争的过程中,每个维度上都超过了及格线(60% 以上)就是很了不起的了。于是,知识改变命运,思考当然也会改变命运——这绝对不是空话。
思考问题:
1.以你对我的了解,想象一下,除了写文章之外,我会从哪些个维度去设计这个专栏的竞争力?在每个维度上,我大概能打多少分?
2.认真琢磨一下,在赚钱方面,你的哪一个专业技能能够比掉 80% 以上的人?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围绕着它打造多少个维度?以便打造出一个他人无法招架的竞争力?
3.仔细观察一下生活,从过往自己的经历,他人的经历,书本中的阅读,找出更多的运用这种获得竞争力的方法论的实例。
4.为了在某一个维度上获得足够的竞争力,你打算为它投资多少金钱、时间、注意力?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行之有效的提高得分的方法?你最早什么时候就可以开始行动了?错过了多久?
5.如果你能围绕着某项技能展开多个维度,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成本究竟是多少?在每个维度上你要超过多少分才能“收支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