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年末,各地各单位开始盘点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主要看“实效”,也要看“材料”。有人认为,写总结材料没什么难的,其实,这是一门“技术活”,写出来容易、想写好比较难,须在站位、内容、效果上处理好三对关系,做到“三既三要”。
在站位上,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写年终总结,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是动辄“高大上”,实则“假大空”;另一个是喜欢“碎碎念”,写成“流水账”。出现这两个极端,究其原因,在于站位出现偏差。找到病灶、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对于“假大空”,要用“实”药来治,写总结时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搞“拿来主义”,要挤出“水分”,留下“干货”,用更务实的举措、更真实的数据、更扎实的成效撑起整个材料,做到言之有物、有滋有味;对于“流水账”,要用“高”药来治,进一步提高站位,写总结不能简单罗列,要善于梳理、归纳、升华,跳出一件件具体的小事来谋篇布局、落笔成稿。
在内容上,既要画好“句号”,又要拉直“问号”。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年终总结,一方面,需要回顾,对今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另一方面,还要展望,对明年的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全面总结,就要对照年初的谋划部署、对照重点任务、对照工作目标,认真细致地梳理,查漏补缺,为全年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系统谋划,就要认真分析新形势、对照新要求、谋划新举措,解答好“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把一个个新“问号”拉直,这样才能在新的一年迅速进入状态,跑出“加速度”,取得“开门红”,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打好基础。
在效果上,既要善于“增信”,又要乐于“长智”。具体来讲,就是既要注重盘点成绩、梳理经验,在总结中增强信心、激发干劲;又要注意查摆不足、汲取教训,在总结中“吃一堑长一智”。需要注意的是,总结成绩,要实事求是,不吹不擂;查摆不足,要闻过则喜,不遮不掩。年终总结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只把看成绩的眼睛“睁得很大”,却把查不足的眼睛“闭得很紧”,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或“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只有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总结,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坚持下去,把徒劳无益的做法纠正过来,才能“增信”“长智”,进一步提振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质效。
(张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