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风尘姐姐问我“怎么过起了一个人吃饭的生活?”
其实是因为我去实习啦。
之所以一直没有写,是因为我不确定是否会一切顺利,不确定的事情怎么好公开?说到这儿,想起我近乎执拗的租房,愣是把可以“画大饼”的事说成“我不能完全确定”,我不能确定这个房我会不会租上很久,不能确定公司会不会有一天倒闭了。世界上不确定的事情就是很多啊。
我越来越不喜欢承诺别人,因为我可能做不到。承诺就好像把一件想做的事变成了必做的事,会很有压力。就像草莓说的,承诺的那一刻是真心的,但很多事情确实会因时间或心态的变化而变化。
夏天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男孩,从马路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三百米的距离),打了滴滴,上车后我爸对他说:这么近,走路可能还快一点呢。他说:太晒了,不想走。
我听了觉得很惊讶,也很有趣。
而我是一个两公里以内都不会打车的人,可以用走路到达的地方绝不会搭车。
租房期间暂住在别人家,他们家距离租房地点大约三公里。头一次选择走路是因为冬天太冷了,走一走暖和,后来发现走路就很好,一个小时左右能到。当然,返程中途会累得走不动,但整体依旧乐在其中。
实话说,我是很胆小的。
进入小区,我多次想要开口向坐在门口聊天的阿姨们询问,但因为害怕又迟疑了,担心她们对租房的人有恶意,担心我打断了她们的聊天,如果她们不想理我怎么办。
后来走到前面,可能是因为人少一点,我就直接上前问了。事实证明,结果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我并没有听懂阿姨口中的出租房在哪儿,但我发现了她们没有反感,没有不耐烦,而是热心地回答了我。
租房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容易,理论和实际之间也有一定的鸿沟。离开小区后,我在路边站了好久,到小区找房源原本是我的最佳方案,但我发现迈出第一步就很难了。
到另一个小区后,怀着同样的担忧,我再次鼓起勇气踏入了物业服务处。意想不到的是,物业比刚刚的阿姨更热情,可惜的是,现在许多小区的物业都和中介合作了,需要收中介费。我没想租,但我还是去看了房子。
离开小区时,有个刚出门的女孩子注意到我不知道怎么开门,就跑过来告诉我按哪个按钮。她问我是不是在租房,就这样我们加了微信,约好隔天再看房。
当天和另一个房东约好下午看房,于是我赶过去了,这个房东人真的非常好。
好像我遇到的人都很友善,无比感恩。
两处我都很喜欢,也各有利弊。最终我选择了第一处。
回顾这几天,如果再需要经历一次,我需要再一户一户地询问,我可能还是会害怕吧。但我还是会做,我的勇气来源于没有办法,来源于如果不那样做我就会没有住的地方。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的朋友告诉我“我相信你”的时候,我的家人却一再地指责和反对我,我的“原则”和“坚持”,在他们那儿一度被称为“不懂事”“冲动”。但我想说的是,他们想过的可能性和结果,我都已经想到了,我的决定已经是我做过无数次心理建设后才拥有的勇气。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可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结果。
这份工作,算是努力争取的,也算是幸运拥有的。
我终于也成为了一个打工人。
记得有一天在看《令人心动的offer2》时,里面说了一段我很喜欢的话: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但见到了彩虹,仍然要经历风雨,所以欣喜于彩虹,也无惧于风雨。
是的,见到了彩虹,也还是会经历风雨。
或许是学校里学习压力太大,我反倒觉得实习很轻松幸福。如果心理上没有打败我,那我就不会被打败。但很多时候我的心态并不佳,有的是因为对比而来的自卑,有的是因为对不公的抱怨,有的是因为一个人回到家时的孤独感,还有的是莫名其妙的难过。逐渐明白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却又很难在失落时调节好心态。
放假当天上午我们进行了一场考核,也正是这一天上午我的“不公”的感受达到顶峰,随着我慢慢地平静下来,这种慢慢地消失。
平静太有力量了。
至于其他,我能想到的是关于做自己吧。我理解的做自己是不刻意地证明自己,不因为合群而伪装自己。不开心的时候不用装开心,不想说话的时候就安静,反着来的话,也将是在消耗自己。所以就正着来。
就到这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