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你是不是对这句话很熟悉,也许你经常听到别人对你说,也许你会经常给别人说“下次一定记住啊!”
场景一夫妻之间
今天早晨丈夫到车库开车,发现妻子昨天没有锁车门,
于是立刻打电话给妻子带着责备的语气“你昨天晚上忘锁车了!”
妻子回应: “噢,我忘了” 。
“下次记住啊”丈夫要求说。
“好的”妻子回应。(其实在妻子内心想,我怎么可能给你保证下次一定记住啊,像我这种A型多时制的人,会偶尔忘 的,所以不可能永远保证不忘。)
夫妻之间的这番对话让我想起了经常发生在亲子之间、以及师生至今很多相似场景,
场景二亲子之间
比如当小孩做错事情大人会经常说 :“下次不能这样了”。
小孩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好的”。但是过一段时间,往往是孩子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时候大人会接着训斥:
"你不是答应我了吗?怎么不长记性,还犯同样的错误”。
孩子便内疚的低下头,也许会恨自己怎么说话不算数啊!
场景三师生之间
老师把一个刚刚打过同班同学的人请到办公室,
一番政治教育后,对学生说:回去写保证书,保证以后不能再犯错了,如果犯了就给你停课请家长。
结果孩子很快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不同的情景,相似的问题,相同的结果。为什么保证没有用呢?为什么在三个场景中,丈夫、妈妈、老师也明明知道妻子、孩子、学生也不确定会不犯错误,还是要妻子、孩子、学生保证呢?
一件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很多原因,比如人的情绪状态,身体状态、外界环境刺激等等。正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每个人在内心特别渴望一种确定性,对未来渴望有一种安全感。其实,事实的真相是,如果我们要放下这种对安全感的期待,反而内在强大了,也不会对外在的人或事要确定的答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