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之道的精髓

中庸之道的精髓

作者: 一方特 | 来源:发表于2021-04-25 21:01 被阅读0次

【摘录继续】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中庸”一词正是源自《中庸》,作为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它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中庸指的不是平庸,而是不偏不倚没有邪念的“诚心”,它是一个方法论上的概念,“中庸”的态度可以防止工作中过与不及的错误做法,总揽全局,达到一个好的预期。

桂花儿

《中庸》经典语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谷园解读:对于怎样学习、做事,或追求真理,古人用这一句话就写绝了,后人再写不出比这更概括、更全面、更有影响力的话来了。

博学之。要广博地学习。就像法官断案不能只听一面之辞,原被告双方的话都得认真听,还得听一下方方面面相关人员的说法,这样才可能接近案件的真相。我们学习儒家思想,同样不能狭隘了,要对诸子百家乃至西方哲学、宗教,都有大致的了解,才能吃得透儒家。培根讲,经验丰富的人可以处理好一些事情,但综观整体,运筹全局,惟有博学之士才能做得到。

审问之。这个“审”字的意思近于检查、发现问题。荀子讲,“审,谓详观其道也”。要善于跳出圈外,审视自己在做的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人请教。

慎思之。这个“慎”字的意思是强调思考要周密、严谨、小心,小心什么呢?小心失败、小心危险,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明辨之。明辨什么?辨是非、黑白、美丑、善恶、对错、阴阳等等。有种说法,人生成败在于选择,选择大于努力。一件事,你选择错了,越努力,失败越彻底。

笃行之。就是坚持做,大胆做,虔诚地心无旁鹜一往无前地做。学、问、思、辨,如果不做也是一场空,要学以致用,要挥洒汗水,要开花结果,要收获现实的成功与幸福,要让这世界因你而不同!另外,如《史记》所讲,“断而敢行,神鬼避之”。行动力强的人善于把生米做成熟饭。这时,原有的博弈局面被打破,外部环境和路径都变化了,原本不行的,也变成行的了。

(本文选自谷园国学励志系列第一部《人生四书》)

相关文章

  • 中庸之道的精髓

    【摘录继续】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

  • 谈中国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精髓就是 尽量不管与自己直接相关的事情,以保全自身。在封建 专制的体质内,中庸之道不是刻意被发明出来的,...

  • “度”的修为

    人生很多挫折和烦恼都来自无“度”,“度”是节制自控,是中庸之道的精髓。 对待感情,有的人付出所有全...

  • 做一个儒释道兼修的人

    儒释道三者精髓分别是: 1、儒家注重人格的修养,讲究“中庸之道”,儒家偏于入世,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 活在谁的定义里D29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待...

  • 职场人的国学课——中庸(第一讲)

    我们中国人最讲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无论是养生之道、儒家经典,甚至风水布局,都脱离不开中庸的思...

  • 中庸之道

    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就在于任何矛盾都可以找到无数种不同的解决办法g有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决战,也有不战而屈人之兵...

  • 杂记

    一日在课堂上讲到儒学文化最精髓的是中庸之道,它是中国几千年的处世之道。所以中国人最喜欢的一个字:藏,喜也藏,...

  • 【浅析系列】《中庸》第十三章(正文1)

    《诗》部分:“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君子是中庸之道的化身,也是中庸之道的承载者,更是中庸之道的传承、创新以及发...

  • 中庸之道的真实含义

    中国人都普遍熟悉中庸之道这个名词,但是不少人都根据字义错解了中庸之道的真正含义,以为中庸之道就是凡事折中处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之道的精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rh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