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大抵是吃不惯羊杂的。北京早点也是有羊杂汤的,现在想来,求学的几年竟没有喝过一次。然而,有一回吃羊杂,至今难忘,不觉已是十年前了。
七八月的北京,日头虽烈,但凡有片树荫就顿生凉意。一个班的师生,满满当当一辆大巴车挤下了,出了南口,一路往张家口、大同奔去了。
到张家口,开始见得一些塬,和黄土塬不同,不太高,不至于都是黄沙,却也贫瘠,只记得观察岩层时,路边的地里掉落的都是老玉米,大抵是粮食够吃,留守的老人顾不来采收,也卖不上好价。至今仍觉得可惜了那一地的玉米。下午到了大同,先去看了石窟,真的是蔚为壮观。大同城市不大不小,高楼不多,街道齐整,在大同宾馆住下了。晚饭吃的什么也不太记得,只记得头盘是蒸的狗头枣,个头大,甜的。接连上的几道菜竟都是有芥末的,大同人是爱吃芥末的?至今未求证。吃不得芥末的人真是受罪了,不过也学会一个妙招,一口杯里盛了白酒,闻上一闻,那辛、冲之感竟全然没了,至今仍屡试不爽,时时传授于人,也常觉得意。
第二天考察任务重,早上便早早起来吃早饭。餐厅各色餐食应有尽有,碰到一群外国学生,由老师领着,围着餐台转了一圈,盘中除了几片培根、煎蛋、一点蛋炒饭和西瓜果品之外,再无其他,想是不敢轻易尝试中国菜了。
我看到餐厅里的羊杂汤和北京是大不同的,红油油的汤,软烂的土豆粉条吸饱了汤汁,羊头肉、羊心、羊肝、羊肺、羊肠以及羊血切碎,青白的葱,里边杂七杂八应有尽有,有荤有素,香气袭人。打了一碗来尝,热气腾腾,油而不腻,味道醇美,心中开始懊恼,之前竟是不吃羊杂汤的,难道是因为没遇着这一味?还是自己同那些外国学生一样,不敢尝试罢了?想着想着,一连吃了三碗,算是弥补过去的“过失”吧。
自那之后又是极少吃羊杂的,想来是怕再吃不到那一味而失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