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你是镜中人;幕后,你是人中镜。
————题记
一出戏剧,是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交流。有剧本,有表演者,有观众,舞台上的人用戏剧行动演绎角色,舞台下的人用眼观耳闻读懂剧本。只有当人们观看和聆听时,戏剧才是完整的,否则几乎可以说它未曾发生。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戏剧,那么每一天人与人的各种交集,便是各种戏剧的串联碰撞。唯一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剧本都不同,结局不可提前预知,却又形成了“你的剧本里有我,我的剧本里有你”的局面。对每个人来说,个体的剧本是完整的;对自己的圈子来说,剧本却是时刻在改变的。结局,或有,或没有。
每一天所经历的不同事情,都是自己的本色出演。有时候为了达成一个遥远的目标,你剧本里的剧情兴许会比别人更跌宕起伏;有时候为了追求一段圆满的感情,你剧本里的剧情也许会比别人更荡气回肠。一个人所经历的一切,这剧情在别人看起来可能平淡无奇,但是对自己来说,没有妄自菲薄到看轻自己比任何人更普通,故亦没有碌碌平凡的剧本。每个人都拥有着多重身份,从惺忪梦眠睁开眼的那一刻后,便开始洗漱,描眉,妆抹,着衣衫,披霓裳,顶冠坠玉,粉墨登场。
前几日整理房间,打开了很多年都没有打开过的所谓的“秘密保险柜”。也不知道自己以前是怎么想的,怎么会给一个带锁的柜子起了个这么俗气的名字。我从小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小学时的数篇稚嫩笔记,和断断续续的初中三年,再有一日都没落下记写的高中三年,差不多可以说是我心境变化的所有过程了。往年过年从没有动过那个破破旧旧的柜子,只记得把当年高考前两天的最后一次日记写完之后,便随档存封了。再之后,上了大学,那时拉着皮箱背着行李挤上开向另一座城市的绿皮火车时,在车上还信誓旦旦地告诉自己要把这每天写日记的习惯给保持下去,然而结果却是一日懒,终日懒。等到时间逝去、有心想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再记下来的时候,却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细腻和耐心。大学四年,竟没有留下哪怕一篇日记可供未来岁月回味当初。
有时候,人真的是很奇怪的生物,看着以前的照片、日记甚至是偷偷摸摸传递过的小纸条,哪怕上面只写着三两句对话,都会使劲拼命地想去回想那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场景。有些仿佛已经年代久远,有些仿佛只发生在刚刚过去的昨天。阅读着从前的文字,仿佛是在重新认识一个从前的自己,有些日记读着读着甚至还会觉得当初的自己怎么会有这么怪诞的念头,这个固执的人怎么会是自己,未免觉得好笑。
日记本各有式样,一本又一本,装在两个黑色的大袋子里,高中三年,一年一本,厚厚的三本日记中间还夹杂着许多没有日期的贺卡、纸条等等,不翻看一下,我几乎都已经忘记了原来我也曾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日子。那时不懂,看到一些别人写的怀想过去的文章,把自己的过去写得那么的精彩煽情,我还暗地里在心下带着讽刺地想这些文字是不是只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已,可到现在我才明白那时是我错了。时光不同,自己的心境也不同,看事物的角度自然不同。
其实,若要细述一个人的过去,或者某一段日子,谁的故事又不是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剧本呢?把这剧情拍成电影,观众无须多,看得透想得清的是局内人,看不清想不懂的是局外人。故事是不是精彩纷呈,旁人说了不算,自己说了算。
说到日记,我根本做不到免俗。除去当初那些为了将来而奋斗的自我勉励与鸡汤,以及对某些事情、某些人心有不服的恶狠狠之外,剩下记载的几乎全部是感情了。以前能在心里掀起惊涛骇浪的那两位,名字都还清晰,只可惜小生不才,有暗恋和甘愿受伤的勇气,却从来没有把爱说出口去追求的勇气。幸运的是,之前岁月化为的等待,终于在大学里等得花开。然而这朵开了两年多的花,到最后却没有结果,反而是自己狠心拿了剪刀,从此花开两瓣,天各一方。后悔过吗?当然有过后悔,可是恋爱的过程同时也是成长,逐渐明白了感情不能只是靠着相互爱慕就能维持之后,也就同时明白了什么样的结局对两个人才是最好的。很多时候,艰难的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开始,哪怕很疼,哪怕还爱。分开不是因为厌倦,而是为了彼此能变得更好。若有缘,在最后等待你的,还是那个人;若无分,那么请你相信,到最后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人,全世界独一无二。
看着过去的日记愣神,一不小心还从夹缝里掉出几张和某人曾经传递过的小纸条,很多年前作为“地下党”在老师眼皮底下搞的“革命情报工作”,又模模糊糊地浮现在眼前。翻开被折得皱巴巴的小纸条,原来是以前那个人写给我的一封书信,仔细地去品读,仍旧是动情。而且我惊讶地发现,原来以前的她,心思竟已细致到让当时的我完全无法体会,换句话说,那时相同年龄的我,在心智上根本无法配得上相同年龄的她。不知道是因为我自己的愚钝,还是真的验证了男孩儿比女孩儿成熟得晚的道理?直到今天,我才完全懂得当初她对我委婉恳切的友谊。尤其是看到了结尾处她写给我的这段话:“你一直以为你的存在会给我和他伤害,其实不是的。你这样子,反而大家都不好受。我更希望的,是你的自私。自私———不要什么都委屈自己,为自己着想一下,好吗?”倘若那时自己能够体会到她诚恳关切的鼓励和夹在中间的难处,也不至于后面花去许多时间才能打开固执的心结。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况,曾经说说笑笑把酒言欢的朋友,现在可能已经只存在于通讯录的下拉列表里;曾经轰轰烈烈爱得死去活来的恋人,现在可能已经变成了一根卡在喉咙里的刺,吐不出咽不下,偶有触及内心深处的水滴瞬间化为热泪,却也如鲠在喉,无法言语。
不管承不承认,人总是在成长的,有一些人会伴你左右,有一些人会转身就走。也不管愿不愿意,人生旅途总有某一段是孤独的。这份孤独,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迷失,更是为了目标而奋斗的刻碑。有许多人曾问我,大学毕业,应该选择就业好还是读研好。在我看来,这两者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姑且不去权衡利弊,应该先问问自己的心。很多时候,面临选择时多有无奈和力所不能及之事,趁着现在自己还有能力做决定,就应该好好想一想,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读,是为了提升自己;学习也不是别人能管的事,是为了改变自己。就像王尼玛说过的,别人逼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那你就反抗啊,都是成年人了,如果真的不愿意,没有任何人能逼得了你。所以你自己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怎么样做才是对你自己最好的,哪怕多花点时间也要好好地去想一想。等到定了目标,有了规划,很多事情就会水到渠成,也非常有动力。
说个真人真事,我有一个好朋友,从大一相识到现在,他是我在大学里由衷佩服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高考时没能去到想去的大学,因此和我读了一样的学校。大一时某段时间我和他同在自习教室里学习高数(不是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有一天晚上,我们都学习到非常晚,深夜2点之后,教室里只剩下了我和他。到了半夜3点,我实在是顶不住倦意了,于是和他告别,回去睡觉,他仍留在教室复习。第二天早晨6点半我准时到了自习教室,里面还是只剩他一个人。我非常惊讶地问他:“你没有回去休息吗?熬夜学习了一整夜高数不累吗?”他却笑着跟我说他已经回去休息过了,又起了一个大早来继续看书学习。我原以为我是第一个到达教室的人,可没想到他睡得比我少,还到得比我早。除去期末许多人都能熬夜复习的情况不说,在平日里也能刻苦如此,他若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我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能阻挡他的进步。这只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小事而已,我深知,在我看不到的时间里,他自律得多努力。所以在最后,他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顺利保研到了想去的学校。网上有句话说得好,最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故而我也借用网络的诙谐语给自己立了承诺,即使是做咸鱼,我也要做最咸的那条。所以当你感到困惑的时候,你不妨花点时间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你是甘愿做那平庸的90%,还是甘愿做那不平庸的10%。
码了好多字,我想表达的意思并不是想要做谁谁谁的思想导师,我也深知自己没有任何一点资格对别人进行说教,我只是想说一点我自己个人的看法。不管选择就业还是考研,又或者是将来要做什么决定,最重要的是顺从自己的本心。你做出选择后为之付出努力的过程,个中辛苦滋味只有自己才能知道。谁也不是你,虽说肯定会有人理解你,支持你,能体谅你的辛苦,但是在追逐目标时的那一份孤独和坚定,也只有自己能懂。姑且不论结局成与败,起码当初为了目标而没日没夜翻看已成褶皱的书页,那些披着棉被站在楼道复习的大寒夜里,那些站在树下迎着寒风不断哈气却矢志不渝的晨读,都将成为未来的一笔财富,终身受用。
许多事情,努力了,便也无憾了。人们往往只重视结果,却总是忽略过程。这便像戏剧,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成功抑或是失败,别人看得到的是你的结局,看不到的是你的努力。当你失败时,别人也许会轻蔑一笑;当你成功时,别人也许还是会酸溜溜地假装“轻蔑一笑”。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应该做到的是坦然处之,不悲不喜。毕竟自己的人生,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也许别人的言语能影响你一时的心情,可是对于人生漫漫长河,他又能把你怎么样呢?不是吗?
你的故事,便是戏剧。你既是戏剧作者,又是戏子。剧情如何发展,由你执笔。台上的人倾情演绎,台下的人拍掌称奇。剧毕,你在幕后镜前卸下妆容,移凤冠,拆珠玉,沐起,更衣。人们记住的是,你是台前的生、旦、净、丑,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知道,能本色出演发挥到极致,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