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是有点沮丧的,因为作者开篇首先列举了大量成功人士的例子:世界名模、纽约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当红乐队成员、迈克尔·乔丹。难道这是一本写给成功人士看的书么?反观自己,离成功尚且够不着边,更没资格患上“由成功引起的心理疾病”了。
忍者不适看下去后,却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本书的价值。作者说:“我写《自我驱动心理学》意在帮助人们避免因追求成功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对于成功人士来说,这本书是治疗由成功引起的筋疲力竭症,而对于尚未成功的人来说,这本书更像是过来人满含辛酸的劝告,告诉奋斗中的人们,比起获得成功,更重要的是体验追逐成功的过程,你的每一次拼搏,每一次从失败中重新振作,每一次努力的实现自我。就像作者说的:“为成功而奋斗的人都有机会重新肯定自我价值,但已经成功的人就不会有这种回报”。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87398/678a2b1af526b502.png)
在中国也有凡事忌满忌全的说法,意思就是太圆满了之后就会有亏损,凡事有缺憾也是一种美,到达了顶峰,接下来的必然是衰败。正如作者所说:“有些人羡慕成功人士所取得的成就,殊不知成功也意味着结束,现实一点说,也可以称之为失去——失去挑战、目标以及动力。”
在著名小说《失乐园》中,渡边淳一就将这种哲学思考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男女主人公在婚外恋中获得了极致的爱的体验,抵达了情爱的巅峰,却极度害怕即将而来的衰败,为了永远保持最炙热浓烈的爱,他们选择在巅峰时殉情。他们这种因为接近巅峰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极端的心态,正是所谓的“筋疲力竭症”,且最终导致他们走向了自我毁灭。
作者将筋疲力竭症定义为:“一种心理疾病,即当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在职业领域已经成功或即将成功之时,会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不安、压抑、沮丧或者抑郁的心理状态。。。。常常由持续不断的微小琐事所引发,症状表现为成功之前的焦虑和成功之后的倦怠。”作者通过自己在行医期间所遇到的案例,并结合自己的心理学研究,总结出导致筋疲力竭症的常见几个原因:
1.对成功寄予太高的期望。
2.自我设限
3.失去良性压力
4.失去精神支持
5.缺乏目标明确的动机
6.轻易获得了成功
其实,一言以蔽之,这些都是由成功引起的心理疾病,既然是病就得治,这本书就是来对症下药的,而对于尚未成功的芸芸众生来说,当我们在向成功的道路上马不停蹄地奔袭时,也要擦亮眼睛,看清前方的终点,仔细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诉求,千万别落得“这么成功,却那么失落”的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