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在知乎上搜索这个关键词,会有很多相关的内容,有很多方法,习惯的总结,且不说这些习惯与方法,我们能不能坚持执行,效果好不好是要打问号的,身边都有刻苦学习但是成绩不好的同学吧?
根据我上学期间的观察,学习是一个心态与方法起核心作用的事情,然后是习惯。
首先是心态。
观察身边学得好或者不好的同学,很容易发现:当遇见未知的难题、新的知识的时候,分别有两种反应:跃跃欲试或者畏缩不前。即自信或者不自信。
跃跃欲试的自信的同学,拿着难题,开始思考自己学过哪些知识,不停的尝试,步步为营的演算结果,直到得出答案;如果算错了,则重新开始,或者翻阅参考资料,寻找蛛丝马迹,直到算对。这种同学,一般是学霸以及那些平时不咋学习,但就是成绩还不错的同学。
畏缩不前的不自信的同学,看见难题,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题好难,我不会”,就没有下文了。让他去尝试一下,反应就只是“我不会啊,这题太难了,超出我的水平了”。这种同学,经常就是干脆不学了,作业抄抄应付了事,或者是发愤苦读,错题本整理了一本又一本,最后就是考不好。
面对学习,不自信的同学,习惯于说“这个我不会”的同学,建议如下:闲下来的时候多想想自己最得意最成功的事情,多尝试一下挑战,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还要注意屏蔽外在干扰,比如父母老师的“你怎么这么笨啊,这都学不会”,“这孩子学习挺努力,就是脑瓜不灵光”,这都是彻头彻尾的垃圾话,要学会左耳进,右耳出。相信自己能解出别人解不出来的难题!
然后是方法。
同学们身边有没有这么一种人,平时不怎么学习,吊儿郎当,考试成绩还总是在中上水平?这是B类。
还有一种,刻苦的不行,练习题塞满了书包,错题本一大摞,成绩向上天花板明显,初中小学还能在前列,到了高中,知识的抽象加深,成绩开始掉?这是C类。
方法一:联想
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的,所以要联想。
知识与知识之间会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知识之间直接或者间接的,总是有联系的。过去的知识会成为新知识的支撑,新知识会佐证旧的知识。
对于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同学,建议每次学到新知识的时候,先回忆这个方向的所有相关的知识。比如学习物理里面的重力加速度抛物线轨迹的时候,可以联想到数学里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学习写议论文的时候,可以尝试用数学公式法去描述作文的行文结构。任何与结构相关的知识,哪怕是作文结构,也可以联想一下数学几何。
多做一些比喻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联想能力。
方法二:抽象
抽象的结果才是知识,否则知识有用的信息,没有成为自己掌握的知识。
学习知识,做习题的时候,有的同学会做很多很多联系题,但是做了一千道题又如何呢?总会又没见过的第一千零一个在等着你。
不要尝试去背记题目和解法,这样会潜意识里让你的大脑试图去记住这么多具体的题目,而忽视了对于知识的理解。
做题的时候,要多观察不同题目之间的异同,相同的地方是知识,不同的地方是具体的灵活应用。学出高效!
方法三: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知识
读整本书,而不是仅仅只看总结加黑的地方,了解知识的逻辑。
逻辑与推理是掌握知识,得出结论的工具,没有逻辑的知识是孤立的点,难以把新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
上面的方法是学习理论知识,可以在考试中得出结果的学习方法,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是应用实践知识。
方法四:具象
与抽象对应的具象,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就是具象。
最后的最后,就是其它的一些合理的时间安排,并执行到底了。
总结一下就是,
要自信,相信自己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会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知识,把新知识融入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
会抽象,可以看破“万变不离其宗”,围绕不变的做文章;
会具象,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