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带四人组倾听线上练习,结束的时候大家看起来都好激动的样子,这是什么缘故?害得我磨爪嚯嚯忍不住再来一打练习。很不幸地是在这一期练习中,各种状况出现,影响了精度和效率。为了下一期更好地服务,赶紧儿来做个复盘。
首先,在人员招募工作中,要了解此次倾听练习层次是有一定高度的,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倾听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耳朵听信息,听外部的各种信息并能从中敏锐捕捉关键词比如应该、必须、一定等等,跟信念有关,还有诸如观点、想法、联想、判断、、理解、推理等等,都能区分出,那也是很考验人的听的能力;第二个层次是眼睛的关注力,观察、关注表情、姿势、动作等方面,看到闪光点,并在反馈中用准确词语进行赋能;第三个层次就是心的感受,要能从对方的叙述中感受到对方的渴望、需求。做到这三个层次真的很不简单,不过也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更要积极参与演练和打卡练习。
二、在叙述者讲完自己的故事以后,叙述者要能够不带观点的按不同层次要求用简洁语言进行反馈,这个过程是很难的。我们经常会不自觉的进行评判、分析,带入个人的观点、感受,污染到倾听的进行,所以,适当的记录和复盘会带给我们更精准的感觉,越来越容易避免出现带入个人评判。
三、在倾听的过程里,也许会带出自己内心的钩子,影响到倾听的进行,也是需要排除的,而这些都需要复盘清理。
所以招募人员的时候需要多一些了解和告知,必要的话要进行练习前的访谈和培训,以保证练习顺利进行。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当我们开展沙龙定项服务于家长,他们不会个个都精于心理学的学习和觉悟。那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和服务,保障后续的工作进行。
其次,在流程设计上,时间的设计和把控也需要精心准备。今天临时把每个人的时间都压缩到最小,去掉了分享环节,着重于练习环节,效果多好,但最后的分享总结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使得情绪自然的流淌、彼此赋能,增加信任度和联结。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需要注意,Ppt共享的使用和管理,会让整个流程更正式,使得主持工作发挥更好的引导功能。
最后,由于线上练习的缘故,没提前试机,造成人员减损,这个是一个事故。以后要精准改进,不再出现。并且由于组员临时有事也导致各种联络不便,影响了整体的功效,这些都需要在规则里加以改进。
今天做的好的地方是严格把控了时间,没有拖延。人员之间比较敞开,氛围也很轻松,专注度各方面都做得不错。这是人少的好处。随着人员增加,也需要增设管控,期待更多美好和锻炼。
总之,今天第一次练习,重在仪式,算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出现各种状况也很正常,争取以后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