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群山绵延,菊花怒放。在秋高气爽之时,重阳节也悄然来临。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高》,就是写重陶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 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一包茱萸叶,一盅 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
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 “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都说处景最易生情,的确如此,在重阳节的时候,似乎刚刚离开父母不久的我比平时更加的思念他们。不知道父亲的腿是否有注意保暖,母亲的失眠是否有所好转,奶奶不见我是不是会不开心,爷爷是不是还被奶奶欺负……不过说起奶奶欺负爷爷,不得不说爷爷确实是个好丈夫,七十多岁也把奶奶当孩子宠。不过作为男生的我却实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念,每每想家的时候总是拿起电话诸多犹豫,却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有时候硬着头皮拨通电话,却也只是寥寥几句便沉默下来,在无奈和不舍中挂断电话。如此,我倒是非常羡慕女生了,能够有足够的聊天能力以解思念。
真真像王维诗中所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过好在还有亲爱的同学们在一起,有了这些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的同学们,不论思念还是伤感,都能消失无踪,相信以后的重阳节会好过很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