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作者: 简单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0-04-30 11:27 被阅读0次

    在法庭上,12岁的男孩赞恩静静地站在法官面前,他要起诉自己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将他生了下来。

    这是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中的一幕。(提示,本文有少量剧透。)

    在电影中,被带到法庭上的小男孩赞恩看起来非常瘦弱,但眼神中却有着无法被动摇的成熟和悲伤。

    赞恩的故事发生在黎巴嫩的贫民窟。他们一家为了躲避叙利亚战争,非法逃亡到这里。12岁的赞恩从小就和妹妹一起打工挣钱,维持家庭生计。

    生活颠沛流离、充满辛苦,但赞恩依然拥有一些快乐的片刻,那就是和妹妹在一起。

    可就连这一点快乐,也很快被剥夺了:父母为了付房租,将尚且年幼的妹妹嫁给了房东。

    赞恩看着妹妹被父母卖掉,却无力阻止。在极度失望之后,他离家出走,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当他再次回到家时,却无意间听到了妹妹的死讯。被悲痛冲昏头脑的他,拿起刀冲向了房东家,最终因为砍伤房东而被判刑。

    在监狱里他却得知,他那刚刚失去女儿的父母,竟然又要再生一个孩子了。

    心情复杂的赞恩将父母告上了法庭,面对法官,他控诉到:

    赞恩的“意外”入狱,女儿的“意外”死亡,对这对夫妇来说,好像都只是一种偶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教养方式使这些悲剧成为了必然

    连赞恩都看得清楚,“你怀的孩子将来会和我一样”。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产生的长远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子女,多数人也总会第一次做父母。当原生家庭问题越来越多被提及,我们也越发应该意识到:世界上也许不存在真正理想的父母教养及亲子关系。

    但至少,我们可以尽全力去避免自己的家庭走上电影中赞恩的路。

    结合家庭治疗和分化理论,我们整理了四个家庭系统法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家庭关系,并最大限度地保证家庭关系的健康发展

    01

     家庭系统平衡法则 

    等边三角形关系

    理想的家庭关系,以三口之家举例,应该是“父母之间相亲相爱,孩子依恋、敬爱父母”,三人之间是“等边三角形”且均为“正性”情感的关系。

    家庭成员间应该保持情感上的亲密与联结,同时需要维持适度的界限,感情的成长和自主可以通过加强家庭内部的情感纽带来获得最好的实现。

    在这其中,婚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孩子需要和父母逐渐分化出清晰的界限,并完成从依赖到独立的成长过程。

    如果父母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出现“负性”的情感表达,孩子就会处于“分裂”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割舍与父母其中一方的“正性”情感,来保持与另一位家长的亲密度和认同度,即孩子与其中一方家长共同构成了家庭的次系统,这个次系统能够帮助整个家庭系统恢复平衡。

    家庭治疗师认为家庭要能够弹性地、依环境变迁而及时、适度地调整人际界限,最能因应外在的压力,同时维持完整的自我感。

    02

     家庭系统隔离法则 

    家庭界限保护家庭和子系统的独立、自主

    在一个家庭中,不同成员处在不同权利等级上,相应承担不同的责任,父母理应承担更多家庭责任,他们需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爱。但是,父母却没有权利将自己的隐私、情感、困惑展现在孩子面前,并且要求孩子承担责任。

    系统隔离就意味着婚姻隐私在一定程度上被隔离在了亲子关系之外,家庭关系是有边界的,这种界限是一种保护。

    有时候,父母会将自己的情感暴露在孩子的面前,甚至要求孩子“评评理”来判断自己与配偶关系的走向,或者让孩子帮忙决定自己是否该离婚等等,这些都违背了系统隔离法则,并可能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造成影响和创伤。

    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出独立性与自主性,如果违背了系统隔离法则,就会使得孩子的成长变得愈发困难。

    03

     家庭系统优先法则 

    核心家庭优先于原生家庭

    家庭系统优先法则包括两个优先关系:

    在一个家族系统(通常包括夫妇、孩子、夫妇的父母等等)中,后出现的家庭系统,优于先出现的家庭系统,即我们个人的婚姻家庭关系应该优于自己与父母的原生家庭系统。

    在同一个家庭系统(通常指父母与孩子的三口之家)中,先出现的家庭关系,优于后出现的家庭关系,即在一个家庭系统中,婚姻关系应该优于亲子关系。

    举例而言,如果一个男人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上,将父母看得太重,会导致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觉得他们“不重要”,由此产生“局外人”的感觉,将会导致婚姻危机及亲子关系发展不良。

    另一个例子则更多地发生在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中一方在独生子女身上投注了过多的感情,导致夫妻关系的淡漠,一旦孩子长大离开家庭,婚姻危机与冲突便有可能会出现,并可能导致中年后离异。

    04

     家庭系统补位法则 

    “补位现象”限制自我分化

    家庭系统的补位法则是由于父母中有一方因离世、离异、常年不在家或者因“性格缺陷”等原因不能正常发挥自己作为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功能时,家庭中的孩子会选择“替代”或“填补”这个位子,并发展出相应的个性特质。比如失去父亲的家庭中,孩子会发展出父性特质,如很会照顾妈妈、弟弟妹妹,强悍勇敢等等。

    从孩子的心理成长角度来说,过度发展的补位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而是一种心理创伤。这样的角色偏移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阻力,无法从家庭中分化成成熟的个体。 在健康的家庭系统中,父母应成熟稳定地发挥自己的亲职功能,避免补位现象的出现。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简单心理Uni·家庭治疗系统课程《系统补位:自我分化》)

    当你发现自己的家庭系统存在问题,就应该努力去走出改变的一步。正像《何以为家》电影最后所说的:“愿每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也愿每个家庭系统,都能自成一个温暖的小世界,温柔地庇护每一位家庭成员。

    希望每一个纯真的孩子都能有家可依。


    简单心理:让真正靠谱的咨询师可以被看到找到。为想成为咨询师的人提供专业路径。

    👉 点击寻找靠谱的咨询师 :https://sa.jiandanxinli.com/t/dH

    👉 点击成为专业靠谱的咨询师:https://sa.jiandanxinli.com/t/hH

    jiandanxinli.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vv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