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现场近距离看戏曲小姐姐唱昆曲牡丹亭。
昆曲,昆山唱腔也叫昆曲。第一次知道昆曲,是在沈在沈从文的小姨子张充合的书里知道的,她本身也是学昆曲和研究昆曲出身的,在没逃离中国之前也是教昆曲的老师。
牡丹亭。汤显祖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可以和大文豪莎士比亚同时期的仲夏夜之梦作品齐名。
关键是大师汤显祖的牡丹亭奇就起在剧情上,主线就是围绕情字来写。梦里一见,在现实中把小命都搭上去了,怪诞处就在三年后又活了。大起大落的情节加又完满的结局观众肯定叫好啊。
在现场看着台上扮演的演员,杜丽娘和她的小丫鬟妆的戏曲妆容华丽、繁杂关键是能看得出层次感又夸张中带点美感。一个眼神和手势走姿都韵味十足,婉转、细腻的“水磨调”从演员口中流转而出。
有段时间也迷上听昆曲,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家在书中普及昆曲,所以也模仿她附庸风雅,打开手机放着昆曲时能感到满屋子的静气,这个时候发现昆曲和一杯老茶是绝配。
小时候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小村,也来过戏班子表演,不过那时候小看到又敲又唱的也是稀奇,从此采茶戏在脑海中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再后来看到有搭台唱戏的也驻足听一下,只不过几分钟下来就听不下去了,都是一些地方戏里家常里短的生活写照,看着台上演员敬业观众叫好,自个只能悻悻然的离开,实在没能力欣赏。
隔壁胡大爷,最喜欢骑着他的三轮摩托到处兜风,远远地就能听到他放唱戏的声音,不用说就是他回来了,听戏是他的一大爱好,有时还能看到他摇头晃脑的样子。再问他放的是什么戏听得懂嘛?每次都能听到他乐呵呵的回答,瞎子戏啊。瞎子戏也是新余本土的戏曲,原是瞎子讨生活的手段,一把二胡拉一段唱一段,要多凄惨有多凄惨。后来演变成许多人喜欢听别人的故事通过二胡和说唱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是无话不说无事不唱的那种主要就是接地气。
可这瞎子戏在我们听来就如噪音一般。没有艺术性和韵味,完全就是在听谁家的故事惨,比比谁又活得好。
可这昆曲听来和看来不同处在于这,腔调还有戏曲的配乐以及演员的动态身段姿容服装妆容都让人看到肃然起敬,一曲毕掌声哗然,眼睛也直直地追随着演员的离去,多希望那唱戏人的一个回眸啊,然并没有,只有余韵还在耳中绕梁回旋……
国粹戏曲 国粹戏曲 国粹戏曲 国粹戏曲 国粹戏曲 国粹戏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