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王凤仪老先生把一个人的构成分成了三种元素——身、心、性。在“身”和“心”之上,还有一个“性”,就是说生命是有这三个元素构成的。身为物根、心为命根、性为德根。比如你对身体做到百分之百好,但相对于整个生命来说也只是做到了百分之十;如果对“心”做到了尽善尽美,也只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如果把自己的“性”做得好的话,可以占到百分之六十。“性”这个层面,凤仪老先生界定得很明晰,他把性分成三个层面,天性、禀性、习性。天性从中医阴阳的角度来讲是纯阳无阴,是至善的;禀性正好相反,是纯阴无阳,是不善的;习性就是后天习惯养成,比如朋友圈影响、教育等等,所以这个习性有阴有阳,有善有恶。
有感:《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指的是天性,是人性中属于上帝的部分;基督教里人的原罪,也就是性本恶,指的是秉性,是人性中属于魔鬼的部分。所以,在这方面,儒教和基督教并无矛盾,是一致的。教育和修行就是致力于弘扬人的天性,抑制人的秉性,而最终形成的,就是人的习性 。习性是天性和秉性的混合体。当天性压倒秉性成为习性的主导力量时,一个人就是善的,有道德的;当秉性压倒天性成为习性的主导力量时,一个人就是恶的,不道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