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教学楼传来的是响亮的读书声,7 月即将学考、高考,大家都卯足了劲,只为不负韶华。
我从班里回到办公室,还没坐下,欣来找我。她说,刚男生跟她开玩笑,说她高冷,不理睬人。听了这话觉得心里闷闷的,很难受,书读不进去,题也做不下。我拿出了墨水和毛笔,还有字帖,让她写字。写了六个字,一看就是飘的,心不静,手不稳,于是我让她看我写。她赞叹道,老师,你手好稳,字很有力道。我讲解道,因为我写字的关注点只在于是不是跟字帖一致,而不在意写得好不好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4162651/282dcbb6f364c35b.jpeg)
还没说完,班长雅哭着跑来了,说自己莫名其妙被孤立了,很难受。她想不明白,明明上周还玩得挺好的,怎么过了个周末,突然就生疏了呢?为什么自己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大家的肯定!说着,我转头发现欣也哭了。我讶异问道,你哭什么?欣边哭边回我说,我需要一个哭的理由,压抑得难受。
我领着两个压抑的小姑娘去操场上散步,告诉她们,所有的问题都在于太过关注他人的目光,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我们首先必须承认我们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谁都喜欢我们,总会有三观不同的人,做不成朋友,甚至说不上话。可是,我们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可避免地有着许多人际关系,我们渴望得到肯定,渴望收获各类真挚的情感,而这些都来自外部,即使是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很大程度来自于对社会评价的反馈。
但我们必须清楚,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希望长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外在所诱惑,直到失去方向。比如班长,如果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就清楚——管理者,而不是玩伴,那么,遭遇不满、孤立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众口难调,让所有的同学都满意,不太可能,你要的是指令的下达并顺利实施,即使少数同学有怨言,也是在所难免。如果遇到大范围的反抗,那么就需要了解问题所在,并提出措施解决。而不是因为遭到同学的孤立就觉得委屈,甚至是否定自己。
佛家有云:“境随心转。”要让外部的世界按照你的意愿产生变化,而不是“心随境转”,即你被外部环境牵着鼻子走。我们必须有根基,不能做随波逐流的浮萍。而根基,就是我们强大的内心。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知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所以我们会在意也需要在意外部的评价,但是,在意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完善自己,而不是委屈悲伤、自怨自艾。
有的人,一辈子潮起潮落,波澜壮阔,而更多的人,仅仅是那其中的一朵小浪花,丝毫不引人注目。无论是波澜壮阔还是默默无闻,我们都存在过,我们希望自己存在是有着重大意义的,这个意义,只要自己满意就是完美的。走自己的路,做勇敢善良的人,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闪亮的存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4162651/832f000aaab567cb.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