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谁能唱大风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历史上写诗的帝王不少,但真正流传且脍炙人口的并不多,就像乾隆皇帝,据说一生写诗四万余首,但只有数量而无质量,没有一句真正流传。
但却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出生卑微,不学无术,在酒酣之际,高歌一曲,从而让世人侧目,在诗坛留下其仅有的光辉篇章。
他就是刘邦,历史上著名的马上天子汉高祖。
当时,他征讨英布,凯歌而还,置酒乡里,此情此景,肯定让人感慨万千。衣锦还乡,这是多少男人的夙愿,而刘邦正享受着眼前的一切。俯视着台下无数仰慕的目光,他不由的扔掉酒杯,击筑而歌,高唱了这首流传千古且仅有三句的《大风歌》。
诗歌的第一句是回顾以往。云从龙,虎从风,风云际会。想当年,他由小小的泗水亭长起步,揭竿而起,举兵反秦,西入咸阳,偏安汉中,东向击楚,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垓下彻底击败盖世英雄项羽,逼得其拔剑自刎。
第二句是感慨现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现在的他已经是大汉的开国皇帝,刚刚平定完叛乱,当年的刘三儿今天回家了。
第三句是担忧未来。忠臣良将,国之重器。自己当了皇帝又能怎样,还不是抗不住岁月的侵蚀,哪来的千秋万岁!身后之事怎么办呢?韩信、英布、彭越这些能征惯战的名将都已被除掉,既使留着的话,自己的儿子能否统御的了,也还另说。
这首诗语句顺畅,未有任何雕琢,完全是有感而发,脱口而出,既有“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激昂、男儿情怀,又有一种“可怜白发生”的悲凉。
大约一千年后,唐朝诗人林宽游历歌风台,畅想当年场景,挥笔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千古谁能唱大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