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西方有句谚语叫“必要性是发明之母”,几乎所有的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
这可以理解为:因为刚需,所以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围绕这个“需要”想办法,发散思维创新行动方案,直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必要性能激发人的聪明才智。
塔勒布认为,你缺乏创新精神,是因为你面对的麻烦不够多,如果没麻烦,可以去找点小麻烦。
联系到最近一年的工作变化,我发现确实如此。
两年前刚到园所会计的岗位,因为和原来单位的拨款及报账流程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会计零基础,所以每到月末月初简直如临大敌,月末是忙着整理票据,票账相符;月初怯交账核账。
因为我其实不明白交的每张报表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当出现错误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找,在财务一对账就是一个下午,头大。我给自己的不专业找了一个合理化解释:从小对数字不敏感,没经验。
负责我们园对账的集团财务经理是一个非常包容的领导,允许我按自己“创新”的方式记账,做表格,很多时候是他来适应我,每次焦头烂额想崩溃的时候也会鼓励我:“时间还短,没关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也因为财务工作只是后勤行政工作的一部分,出于趋易避难,日常总是容易回避票据登记类基础工作,反正账也不是太复杂,月底也都能交上,那就月底集中痛苦吧。
这个时候,学习财务知识理顺工作流程,不是刚需,尽管月末月初会有痛苦,但相对于学习和改变的困难,还是选择得过且过。
“麻烦”还是来了。
去年9月前后,由于工作调整,负责我们园集团财务经理换了人。
新经理是个小伙子,自有一股子钻研和雷厉风行的劲头,第一个月交账就交得灰头土脸,他那副不可思议的表情让我感觉他像在看白痴。
我的第六感告诉我他非常看不上我的工作结果,如果可以,他一定会把我换掉。
刚开始,我会惴惴不安地问问题,但我问的问题他的反应让我感觉还不如闭嘴;如果我不问,自己揣摩着解决问题或更改错误,他看到报表一脸无语,语重心长中更有“咬牙切齿”的无奈:“老师,当有问题不清楚的时候,您能不能先问一下我再处理?”——这是我近20年工作经历中很少遇见的窘迫时刻。虽然我们都努力做到表面上的客气与尊重,但这种被嫌弃的感觉让我很想把这份工作内容申请辞掉。
当然,后来并没有真的行动。毕竟咱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确实自己做得不好,人家也不算刁难,更重要的是这样灰头土脸地离场也很不像我。
怎么办?痛定思痛开始改变。
财务管理列入每日固定计划,日清日毕,减少漏开票或对方交错费带来的对账麻烦。
报表用最笨的方法倒推这个数据是从哪些数据中得来的。经常盘点及更新每月必须要做的事情,把一些可以固化的时间节点可以提前做些准备······
慢慢地,我发现脑子里竟然开辟了一条属于财会经验的羊肠小道,虽不甚平整,至少有了路。
对于我的工作习惯来讲,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觉度过了磨合期,当我不再那么笨,与新经理的相处氛围也融洽了起来。
现在已经是10月,不觉园所出纳的业务也日趋熟练。优秀是算不上的,但在很多次其他方面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发现自己的思路和效率都有了明显提升。
至今感恩第一位集团财务经理对我的包容和耐心。他就像一个慈爱型的家长,对孩子无限包容,所以孩子愿意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随之成长会慢一些。也感恩第二位财务经理的严要求,虽然初期看起来确实有不少麻烦,但麻烦激发了创新与成长!
由此事迁移到其他方面:人不能让自己太舒适了,如果想向上生长,就让生长成为必要性,就创造能满足必要性的刚需,为此甚至欢迎找“麻烦”,因为解决“麻烦”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