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洛莉·戈特利布
如果生活不尽如人意,那就读一读这本书,它会是一份令人惊喜的礼物,治愈能量满级!读之有趣又发人深省。
故事主线是作者作为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间穿插了作者作为治疗师的几个案例,治疗师和来访者互相影响,共同成长。每个来访者的形象都刻画得颇为丰满,让人又爱又恨,由此分析了大多数人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失恋、上瘾、后悔、自闭、亲人逝世、痛苦童年等等,人类的悲喜是相通的,我彷佛与他们一起经历了悲伤、痛苦、自责、恐惧、焦虑等情绪,在每个人物身上似乎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有时不禁拍大腿“这不就是我么!”,不由得让人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也许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这样,突然被点醒,开始探究内心深处的东西,自我行为的真正原因,正面感受自己的情绪,反面思考这个世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某一个意识层面上产生的问题,无法在同一个意识层面上得到解决”,客观辩证地了解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越是愿意认识到自己的脆弱,就越不会害怕。此处指的是真正的脆弱,而不是给自己设定的假象。我开始深入地了解自己,企图获得内心的平静,但无论想要改变什么,都得从改变自己开始。
本书心理专业水平在线,文学水平同样高,篇幅比较长,但没有一句废话,读着并不觉得累,语言诙谐幽默,时常令人捧腹,但又能把深奥的心理学知识说得浅显易懂,结合实际生活,揭示深刻道理,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正如鸣谢中对所有参与者的不同感谢所表达的真诚一样令人感动。值得一夸的是,翻译也相当到位,结合中文语境,甚至还用到最近的网络词汇,完全没有阅读障碍,尤其是那句“old people still fuck”翻译为“银发日如常”,不禁大呼绝绝子,实乃雅俗共赏。有时也会感动得鼻酸,比如朱莉说“但我知道即使在我死后,我也会听到你的声音—无论我去到哪儿都能听到你的声音”,治疗师与你同在,无论生死,阿门。最后竟舍不得读完,是舍不得书中鲜活的人物,还是舍不得这本书给我的安全感,或许还有对改变自己的抗拒,行为转变的阶段就是这样,你不会一下子完全放下你所有的防御,要逐层卸下防御,慢慢接近最柔软的核心,最终触及你的悲伤和羞愧,我想我正处于改变的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
即使你拥有世上所有的真知灼见,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不去作出改变,那再多的洞察,甚至治疗本身,都将毫无价值。
本书的核心就是在解释四个终极问题,这四个终极问题是: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
关于死亡,朱莉的案例讲得很清楚,我相信死亡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通过记忆与我们产生联系。如何看待死亡,实际上就是珍惜每一刻,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当感受到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时,反而会觉得生活处处有风景。意外无处不在,生命无常,活在当下,既不用为过去而后悔,也不用为未来而忧虑,“现在”就行动。
关于孤独,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既希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理解。孤独并不是独处,独处时可以是不孤独的,社交时也可能是孤独的,正如你与朋友吃饭时还频繁地拿起手机。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是解决孤独的办法,但这取决于自己的安全区有多大,童年的亲子关系对此有很大影响。
关于自由,生而为人,有太多条条框框,但每个人都有情绪自由,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见,思想不受限,绕开心中那些牢笼的栏杆,其实自由并不在前方,而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固步自封导致我们焦虑,而焦虑实际上大多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但生活就是不确定性的代名词,不确定性并不代表着丧失希望,而是意味着还存在可能性,“顺其自然”是种多么开放的心态,而每个人都有选择“顺其自然”的权力。
关于无意义,意义是我一直寻找的东西,因为没有实现过自我,会感到从未真正的活过。无意义感和空闲安逸紧密相关,说明当下并不被生活所迫,未与外界产生联结,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但你的创造是自发的,你的体验是多样的,你的态度是自由的,参与生活是解决无意义最有效的方法。《圣经》里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说:“你得先放手去做,然后才能有所领悟。”有时候就是这样,必须放胆一试,从行动中去体验,意义才会最终显现。
无论生活中发生过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失去过什么,也不管我们是多大年纪,就如瑞塔所说的,没到最后就不算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