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黄勉之书》之好善恶恶之诚

《与黄勉之书》之好善恶恶之诚

作者: 修心筑本 | 来源:发表于2023-11-24 10:35 被阅读0次

    原文:

    来书云:“《大学》云:‘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所谓恶之云者,凡见恶臭,无处不恶,固无妨碍。至于好色,无处不好,则将凡美色之经于目也,亦尽好之乎?《大学》之训,当是借流俗好恶之常情,以喻圣贤好善恶恶之诚耳。抑将好色亦为圣贤之所同,好经于目,虽知其姣,而思则无邪,未尝少累其心体否乎?

    《诗》云。‘有女如云’,未尝不知其姣也,其姣也,‘匪我思存’,言匪我见存,则思无邪而不累其心体矣。如见轩冕金玉,亦知其为轩冕金玉也,但无歆羡希觊之心,则可矣。如此看,不知通否”云云。

    人于寻常好恶,或亦有不真切处,惟是好好色,恶恶臭,则皆是发于真心,自求快足,会无纤假者。《大学》是就人人好恶真切易见处,指示人以好善恶恶之诚当如是耳,亦只是形容一诚字。今若又于好色字上生如许意见,却未免有执指为月之病。昔人多有为一字一句所牵蔽,遂致错解圣经者,正是此症候耳,不可不察也。中间云“无处不恶,固无妨碍”,亦便有受病处,更详之。

    译文:

    你来信说:《大学》里讲: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所谓恶,就是说,但凡是难闻的气味,无论何时何处,人们都会厌恶它,这种说法本来也没有什么妨碍。可是,如果说对于美色,任何情况下都会喜欢,那么,难道只要目之所及的美色,都去喜欢吗?《大学》的教导,应当是借世俗好恶的常情,来比喻圣贤好善恶恶的诚意吧。或者说,喜欢美色的心,圣贤之人与普通人是一样的,只是美色过眼,圣贤虽然也知道其美,但是思无邪,就不会有私欲累及心体吧?

    《诗经》说有女如云,其意为,未必不知道其美;但是,虽然知道其美,却匪我思存,就是说,她们不是我需要惦记的,这就是思无邪,因而心体无累啊。这就好比,看到官位、钱财就在眼前,虽然也知道那是官位、钱财,但却没有羡慕觊觎的想法,如此就可以了。我这样理解,不知道通不通?”等等。

    人们通常的好恶,或许有不够真切的地方,唯有喜好美色、厌恶恶臭之时,都能做到发于真心,自然要去求个快乐满足,而没有丝毫的虚假。《大学》是就众人的好恶最真切显见之处,告诉人们好善、恶恶的诚心应当如此。这些说法只是用来比喻这个“诚”。现在如果又从“好色”这个字眼上生出这么多的看法来,却未免有“执指为月”之弊。过去的人多有因一字一句所牵制障蔽,从而导致错误解读了圣人经典,正是与此同样的病症啊。对此,你不可不察。来信中说“无论何时何处,人们都会厌恶它,这种说法本来也没有什么妨碍”,这种说法,也是犯了同样的毛病,你还需深入反省。

    感悟:

    想理解这段文字,需要回到《大学》诚意篇的原文去整体看,“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后一句是“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里的“慊”,有的地方也写成“谦”,意思可以理解为谦逊,自足,心安理得,正如阳明先生所写的,《礼记·大学》这句“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用来形容“诚”这个字,发于真心的自我满足,谓之诚,而相反就难免会有不真切,会有掩饰。而纠结在一字一句的解读,忽略了整句想要传递的要义,就是“错解”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诚意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黄勉之书》之好善恶恶之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bi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