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另一篇读书笔记11

另一篇读书笔记11

作者: 老是要起名字 | 来源:发表于2020-11-27 11:39 被阅读0次

嘿,跟你说啊,我最近在看李诞的《笑场》,接下来就来聊聊我刚看的一点点。

这本书是李诞写的,书中的故事发生在遗寺,是小和尚和师父的一段段日常对话,作者是李诞嘛,文风肯定是轻松幽默还有点逗比的,但因为故事背景是寺庙,所以字里行间都是佛学。

口说无凭,送上书里的一个小段子,你感受下。

小和尚问师父,“为什么咱每天早上都要敲钟啊?”师父答:“因为我们没养鸡。”

哈哈,是不是很好笑?稍反应一下又琢磨出了另一层意思,寺庙每日敲钟只是像晨昏定省一样的日常工作,但只因为在寺庙,就加上了深奥的佛学哲学色彩,世人眼中高高在上的佛学并非难以企及,稀松平常的就像每日清晨鸡打鸣一样时刻陪伴着我们的生活。诞总的《笑场》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吃的是我们看来高深莫测 晦涩难懂的佛学,而通过现实生活中平时朴素幽默风趣的语言呈现在我们面前。

所以给你分享一下这本书,你不要以为我跑题了,我还没看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呢,所以我们继续男孩的故事。

我看《笑场》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词,叫“着相”。百度解释着相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是说:所有的相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虚幻不实的。如果能够看到这一点,便看到了如来解脱的方法。

你看懂没有?我立马就想起了英国人。

在英国人坐在一座充斥着灰尘、汗臭和牲口气味的房子里,他满心的不情愿。“十年寒窗竟把我引进了一个这样的牲口棚?”他一边翻看着手里的书,一边暗暗的抱怨着。所以当男孩走进这个低矮的牲口棚子里,英国人只淡漠的和男孩进行了简单的交谈,更何况男孩一身阿拉伯装扮,英国人更加提不起兴趣,这无疑是英国人对阿拉伯人固有的轻蔑。后来男孩说自己是西班牙人,英国人这才满意起来,“虽一身阿拉伯装扮,但至少来自欧洲”,他打量着男孩,心里想。原来只有和他一样的欧洲人,才值得尊重吗?

英国人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妥妥的因为虚幻的表象而丢掉了本质,这就是着相吧。

又说回着相,所谓执着于外相,重点在执着吧,执着于表象或执着于执着本身,都会让人很累。虽然我们很难避免着相,但还是要尽力不为外物所困,放松去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另一篇读书笔记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ci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