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前我们以高考为目标,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停的在告知我们,考一个好的大学多么重要,但是并没有人告诉我大学是个怎样的地方,大学以后又是怎样的艰辛。
还有许许多多的影视剧给我们许多错觉,大学会遇到优秀的对象,会有美丽的邂逅,然而当你进来了才会发现,小说里的男神你看不到,电视剧里的美丽爱情你也遇不到,哪怕是自以为的自律生活都会变成晚睡晚起随时摸鱼外卖宿舍宅的日常。这并不是丧,也不是打击谁,完全是需要正确面对如此平凡的自己。
大一,你还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所有人刚刚迈进一个全新的圈子,迫切的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地位,我们进入学生会,进入社团,参选班委,忙碌着社交,慢慢的产生了一种错觉,踏入社会的错觉,由于人际交往的不纯粹,一段交谈下来彼此之间的保留,往往让我们对社交感觉到疲惫。
大二,你不再忙碌于社交,开始管理自己进入的小团体,轰趴、旅游、聚餐。时间在这一年会过的异常的快,因为大部分时间你都处于玩乐的状态,总能感到异常的兴奋。当然,也有早早收心,认真收获大学知识,积极参加比赛考取证书,考虑未来发展的优秀学生,我称之为成熟,我很敬佩这些人,他们并没有沉迷于幻想中的生活,早早的清醒了过来,且有了准备,当然,我也并不属于这类人。
大三了,这是一个已经能明显看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的时机了,优秀的人总是绩点可观,奖学金拿了好几次,竞赛名单总能看到几个未必认识,但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感慨,开始自卑,又不甘。从大家来到同一个大学开始,所有人可以说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然而现在你只能垫底,这是把自己的骄傲踩在地上摩擦,不能怪任何人,因为你只是沉睡了而已。
大四,你开始慌了,因为你发现你成绩不可观,三年的知识似乎什么都没学到,身边有人准备考研,看着她们为自己的目标每天努力着,你只觉得力不从心,迷茫,依然迷茫着。
佳景无时从我进入大学开始,家人和我似乎都认定了我就是要考研的,因为我上学早不用担心读研出来年纪太大,也是顺应现在社会都高学历潮流,直到大三,我都是认定我是要考研的,所以大三寒假我买了考研数学资料书,看完了张宇的网课,背完了考研英语单词,坚持着三个月,一切仿佛很顺利,然而在专业的问题上我始终在逃避。
我的本科专业是电子信息类,大二细分通信工程,和一部分高考生一样,报考专业并不是跟着兴趣走的,也并不知道未来想要从事什么工作,盲选了时下热门的专业,事实证明,这种不负责任的盲选实在害人不浅。三年过去,完全没有接受下来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我认为人的接受能力有两种,一种是兴趣,一种是才能。如果是真心喜欢这个东西,哪怕再难,也能咬牙坚持下去,又或者是对它无感,可是能做出来不小的成就,这极大地满足人的虚荣心。
然而两者都没有,只有不断的逃避选择,当初不是没有想过跨专业考研,在若干个专业和从事职业挑挑拣拣,最后确定我喜欢文学性的东西,阅读让我的内心感到充实,写作让我的心情感到沉静,到后来我决定放弃考研,因为我很确定,强迫自己考本科专业领域,哪怕是考上了,也会让研究生三年的状态再次陷入一个死胡同,及时止损很有必要。
说到放弃本科专业,其实也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例如我的一个室友,她在跨心理学,这是个相当大的挑战,这种情况又跟我不一样,她在大一的时候就有参加过转专业考试,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她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方向,这是考研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因为考研是个很需要长时间不断努力的战斗,哪怕有一段时间你有一丝动摇,前面的很多努力很容易变成泡影,而明确的目标是支撑着我们的动力。
现在我已经大四了,大学前三年教会我最多的,大概就是孤独了,从前我最不能忍受孤独,吃饭不敢一个人,上课不敢一个人。现在,更喜欢一个人,一个人才能静下心来,沉下心来,感受身边的美好,充盈自己的心灵,改善自己的心态。
我现在依然迷茫,对未知依然恐惧,自己依然平凡,生活依然平淡,但庆幸的是,我醒过来了,人生很长,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每个人的路都不同,但一定是要走给自己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