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有一天,一个小孩和他的父亲说,别的同学都是家里开着汽车送去学校的,我也要你开汽车送,每天坐电动车太丢人了,再没有汽车送,我就不要你送了。
没过多久,那孩子的父母便买了一辆汽车,开始每天开着汽车送孩子去学校,孩子当然感觉高兴,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但,孩子可以体会到比欲望满足更长久一些的幸福吗?!
又一天,一位亲友带着一周岁多些的婴孩来坐客,孩子走路都不稳当,摇摇晃晃的,拿了些吃的零食给孩子,这小孩子显然很喜欢吃给的食物,但她每次自己吃之前总要给爸爸妈妈以及身边的人先吃,这小孩子的慷慨大方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笑了。但不知道究竟有多长的时间里这孩子会一直如此朴实纯真。
那些吃的,在这个婴孩的心里没有那么重要,她更愿意享受把东西给别人分享带来的快乐,她看着别人对她笑,她便也无比开心地对着那个人笑了起来。
然而,婴孩毕竟还是太小了,看到那布娃娃后开心极了,把娃娃当作真实的动物去呵护,临要回家前还是想拥有那娃娃,不想分别。
人慢慢地长大,人的世界认知在不断地变化着,你也不断长大,受了高等教育,到了人流攒动的社会里,金钱几乎贯穿了你的生活各个细节里,慢慢地,人开始相信物质财富是至上的。
每个人都难以轻易地忘记曾经遭遇的苦闷,租房的房东总在你想找他解决问题时推三阻四,在下一次房租到期前很多天便主动地联系你,主题不会超出钱的,房东,在我的印象中是不可以用感情来交朋友的。所以开始渴望自己有个房子,能安安稳稳地不被催房租地住下去。
有了房子安稳地住了不久,到了一个单位上班,遇见一个领导,听闻她家有六七套房子,她自己后来也颇为自豪地承认了,还说了每套房子的来历,听得我们年轻人羡煞不已。那些房子给了她底气,惟有她敢与上级领导辩驳。
但有一次我听她说,她每天已经习惯了上班下班的日子了,下班后也没啥有兴趣的事想做。其实,她上班也就是敲敲背捏捏腿再交代下下属要做的事。我那天听完她说的,忽然感觉人生不可执迷于物质财富的求取。
在《亲爱的安德烈》书中,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告诉孩子:“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不被迫谋生,在现实中仍还是很难实现的,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并没有告诉孩子,假若暂时没有选择的权利或是选择错了,能力不足,怎么办呢?
我想,需要喜欢淡淡生活的滋味,构筑精神的世界,培育不被迫谋生的能力,时间也许很久很久,但你却终不会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