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上的那些女人——从薄姬谈谈女人如何“低开高走”

历史上的那些女人——从薄姬谈谈女人如何“低开高走”

作者: 墨翟相里 | 来源:发表于2021-03-19 09:33 被阅读0次

    薄姬,会稽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吴县就是今天苏州的姑苏区,也就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所在地方。

    薄姬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属于私生女,早在秦朝时期,父亲与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私通,产下薄姬。后来父亲客死异乡。

    秦朝末年,秦政府失去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六国纷纷复国,魏国的魏豹自立为王。魏豹原姓“姬”,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

    薄姬虽然是私生女,但也是母亲的心头肉,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很高。母亲魏媪和魏豹家是亲戚,看到魏豹的条件还不错,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当时有一位相士,叫“许负”,相面很准,是一位女性。传说许负出生的时候,手里握着一块玉,玉上的八卦图隐约可见。许负年幼的时候,就能以“哭”和“笑”来预言所见到人的运势,连秦始皇都觉得这个孩子很神奇,要求许负的父亲好好培养她。后来,许负对战事、政局的很多预言都是准确的,从此名声更大。后来她还准确地预言了周勃之子周亚夫的前程和生死。

    刘邦时期,封许负为“鸣雌亭侯”。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历史上也有女亭候的,而且被封候时年仅19岁。

    再来说薄姬,薄姬的母亲请许负给薄姬相面。许负见到薄姬说:“此女当生天子。”

    薄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魏豹。当时薄姬仅仅是魏豹的一个妾室,得知这样的结论,魏豹非常高兴,内心有了新的想法,也开始宠爱薄姬。

    这里说一些私生女的事。抛开父母的感情纠葛,单就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来说,不管是不是私生女,孩子没有错,应该得到关怀和教育。这一点,侯佩岑的成长就不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阳光、温柔、努力的女孩子。

    相反,我们熟悉的小龙女很让人唏嘘,这个女孩即使不能进入娱乐圈,也应该去接受良好的教育,毕竟不管怎么样,人家经济条件比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好很多,有能力去读更好的学校。希望小龙女早点好起来。

    接着说我们的故事。魏豹听闻薄姬“当生天子”,内心有了新的想法,什么想法呢?单干。

    当时魏豹是跟着刘邦干的,彭城之战过后,楚强汉弱,刘邦方面的局势不太好,魏豹觉得跟着刘邦的前景也就这个样,就找了个看望老人的借口回到魏国,然后把黄河的渡口断绝,公开叛汉了。刘邦当时正在头疼项羽那边,不想分精力去灭魏,就派郦食其去说服魏豹。魏豹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今汉王谩侮人,骂詈[lì]诸侯群臣如奴耳,吾不忍复见也。”

    这又是一个借口,最真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许负的预言深信不疑。

    人就是这样,当执念于某个想法时,任何苦口婆心都无济于事,任何行动阻止也无济于事,只有真正直面后果时才会醒悟,只是,为时已晚。

    魏豹不听劝,刘邦很生气。

    魏豹所在的地方很重要,劝不好只能攻打了,刘邦没有精力自己去,他还要对付项羽,他派出了韩信。可当时他把韩信那里的精兵强将都带去了荥阳[xíng yáng],韩信手中的兵只剩下老弱,比起魏豹那边的战斗力差好几个档次。

    要不说韩信是军事家,他采用了刘邦的招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派出少部分人在魏豹重兵把守的两个黄河渡口大张旗鼓作出要过河的样子,在据此不远处让士兵做起了一种筏子,这种筏子底下是封口的木瓮,上面用木板铺平。大部分士兵们乘坐这种筏子悄悄过了河。

    这边韩信的兵都过河了,那边魏豹还一点都不知道。

    韩信的兵过了河就偷袭了魏豹后方的一个城池——安邑。魏豹大惊,回去救援,韩信一鼓作气大败魏豹。魏豹战败后,暂时没有被杀,他和周苛(御史大夫)一起镇守荥阳,后来周苛找了个借口把魏豹杀了。

    魏豹死了,他的妻妾被刘邦接收了,一起被接收的有:管夫人、赵子儿,薄姬。

    此去世事难料,三个共同命运(目前暂时相同)的女人约定:“先贵勿相忘”。

    管夫人和赵子儿比较美丽,先后得到刘邦的宠幸,被封为“美人”,我们的薄姬成了后宫洗衣房的一个女工。

    到这里,在我们看来薄姬的命运真是不太好。顶着私生女的名声长大,嫁给别人做妾,即使是做妾都做不长,又沦落为洗衣工。

    故事似乎要结束了,其实不是,这才刚刚开始。

    人处低谷,往哪个方向走都是向上。

    上天抛来了橄榄枝。刘邦有一次去洗衣房,看到了有几分姿色的薄姬,把她调到身边当宫女。

    在吕后那个故事中我们提到过,这个时候的吕后在项羽的牢营里为质。刘邦身边的女人很多,其中最喜爱的是戚夫人。

    刘邦转身就把薄姬忘了。

    冬去春来,转眼一年过去了。

    公元前203年的一天,刘邦带着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人在河南宫内成皋台玩乐,两位美人说起了薄姬,边学边笑,说起了当年和薄姬的约定。刘邦问两位美人笑什么,管夫人和赵子儿如实相告。

    要说女人之间的友谊大多数是塑料花友谊,女人天生的性情决定女人之间的友谊不会多牢固。攀比心、嫉妒心是每一位女人都有的(当然也包括我),区别在于有的重一些,有人轻一些。女人之间更希望对方比自己差那么一点,这既是自我优越感的体现,也是女人为之努力的目标。

    刘邦很同情薄姬,禁不住对这个女人起了怜悯之心。当即召见了薄姬。

    聪明的女人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个机会。薄姬对刘邦说:“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女遂成之。”

    不管薄姬的梦是否真实,至少那一刻,薄姬是感恩的。不管刘邦的回答是否真实,至少那一刻,刘邦是怜惜的。

    从此,成为了帝王的女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谁敢欺负你了,也再也没有人敢拿你的身世、你的过去对你说三道四了。

    到这里,我们大概能看得出薄姬的性格特点:不争不抢,不显山不露水,机会来了牢牢把握。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来看看。

    薄姬和管夫人、赵子儿是好朋友,算得上是闺蜜,仨人约好了“先富勿相忘”,但是管夫人和赵子儿并没有如约。薄姬没有去找她们,也没有制造机会与刘邦“偶遇”,也正是因为如此,管夫人和赵子儿根本不拿薄姬当回事,才会在刘邦面前肆无忌惮地嘲笑她,还毫无顾忌地把她们之间的约定如实告诉了刘邦。她们不会想到此举会唤起刘邦的同情心,薄姬会因此而被宠幸,如果知道,估计这俩就会撒个谎,一点不提薄姬了。就因为薄姬的寡淡,让她们一点都不觉得是威胁,才会让薄姬有机会投入帝王怀抱。

    接下来还有让她们更想不到的,薄姬怀孕了,“一幸生男,是为代王。”薄姬的儿子叫刘恒,八岁被刘邦封为“代王”。

    天意。真替薄姬感到欣慰,从此应该辉煌了吧。没有,最多算是已经出头了。

    刘邦很少去看望薄姬,这个也能理解,刘邦有戚夫人,和戚夫人的恩爱程度在吕后系列中提到。刘邦和戚夫人情深意笃,其他女人进不了刘邦的心。

    没事,作为帝王的女人,早就有心理准备了。有儿子就好,好好教育儿子就行了,那些纷争本就不是薄姬想理会的。薄姬一边读《道德经》,一边悉心照顾儿子刘恒。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吕后的儿子刘盈登上皇位,吕后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吕后的杀伐果断不但体现了刘邦在世时杀韩信、彭越上,更重要地体现在了刘邦去世后处理他的后宫们。

    最惨的就是戚夫人了,其凄惨堪称中国历史第一人。其他所有得到刘邦喜爱的妃子们全部统统幽禁起来。还记得薄姬的两位闺蜜吗?管夫人和赵子儿,也包括在内。

    唯有薄姬被允许和儿子代王一起去了代国(今天山西中部、东北部与河北西北部)。

    终于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吕后为什么允许刘恒母子离开呢?因为薄姬很少受到刘邦的待见,而且,薄姬也从不刻意去“魅惑”刘邦,吕后从未在薄姬这里感受到一点点情敌的感觉,反而有相同“冷板凳”的感觉。

    寡淡,是因为看透世态,明白自己的位置;不争,就是将自己置身于纷争之外,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孩子的保护。

    女人,当面对命运的坎坷时,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更不要为了争一时的高低而无谓的“厮杀”,将自己在是非恩怨中全身而退,就是减少坎坷对自己的消耗。“退”,有时候就是“进”。

    人生很长,遇到良人就先结婚,遇不到就先提升自己。很多事,走着走着机会就来了,很多人,走着走着就遇到了,前提是,你自己首先是个好女人,真正的好女人。

    平淡,是一种幸运;平淡,更是一种智慧。

    薄姬和刘恒来到了代国。代国与匈奴相邻,属于荒漠贫瘠的地带,是个比较穷苦的国家。

    刘恒在母亲的影响下,清心寡欲,无意与其他皇子有任何争执,悉心打理国家,几乎被朝廷忘记。

    这边风平浪静,那边血雨腥风。

    在吕后那一篇中,我们说过,刘盈在继位后七年就去世了,吕后先后立了刘盈的两个孩子为少帝。后来,吕后越来越膨胀,先后立了吕家的亲信为“王”,打破了刘邦“非刘氏不得为王”的遗训。

    不但如此,为了更好的集中权力,打压有竞争力的刘氏宗亲,吕后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迫害刘邦的儿子们。

    刘如意、刘恢、刘友、刘建,这四位被毒死或者被逼死。刘肥,给妹妹鲁元公主赠送了城池还尊妹妹为太后才保住了性命。另外,还有两位是活着的,刘长,因为出生后母亲就自杀,由吕后养大而没有被害,再有一个就是薄姬的儿子刘恒了。

    刘氏宗亲很不满,“你这是欺负我们老刘家没人吗?”

    刘肥,我们在吕后那一篇也提到过,他是刘邦的庶长子,吕后在黑化之前对他还是很不错的。庶出不能立为太子,刘邦把他封在富饶的齐国之地(今天的山东),可见,刘邦对这个庶长子很好。

    刘肥挺平庸,但是他的儿子们可不平庸,其中最有名的有三位,这三位像极了他们雄才大略的爷爷——刘邦,他们分别是:刘襄,刘章和刘兴居。这哥仨憋足了劲要和姓吕的对着干。

    这个刘章可不是《三国演义》的刘璋,这个在西汉初期,那个刘璋在东汉末年,当然,从根儿上来说,都是他们老刘家的。

    刘氏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朝廷有很多挺“刘”派,周勃和陈平就是其中两位大V。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重,在她病危之时,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并叮嘱他们牢牢掌握兵权,不要为了给姑母送葬而离开皇宫。(连死后的事情也周全,真女政治家。)

    该想的都想到了,但是活着的人是否按照叮嘱去做就不一定了。教的曲子唱不得。

    以刘襄为首的刘氏在外,以周勃为主的功臣派在内,内外夹击,灭吕行动开始。

    吕禄和吕产在政治上比起周勃和陈平来说,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很快,把姑母叮嘱抛在脑后的俩傻侄子先后缴枪了。

    缴枪容易,后果严重——满门。

    吕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吕后在世时立的少帝也被赶下了台。周勃他们要在高祖皇帝的子孙们中找一位立为皇帝、

    不是有刘襄吗,这次反吕的主力部队,庶长子刘肥的儿子,根正苗红,还有俩能干的弟弟,兵强马壮,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有时候,太能干就会失去机会。太能干了,不好控制;太能干了,不就显得别人不能干吗?

    周勃思来想去,不能立这一支,太强。

    刘邦还有两个儿子,被吕后养大的那个刘长直接pass掉。刘恒不错,没有强大的母族后台,人也老实,母子俩生活在贫困的代国,被召回当皇帝肯定会感恩戴德。周勃拿定了主意。

    刘恒被迎回,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汉文帝。(我们上学时要求背诵的“文景之治”就是从他执政后开始的。)

    很快,他把母亲也接到了皇宫里,是为“薄太后”。

    就是这么意想不到,不是吗?但我们真替她高兴。

    故事到这里,好像刘恒能当上皇帝似乎都是功臣们安排的。不是的,我们忽略了一个女人,我们的主人公——薄姬。

    试想一下,当吕后掌权大封诸吕的时候,身在代国的薄姬和刘恒能不知道吗?知道,但是他们没有像其他刘氏宗亲一样同仇敌忾,也没有与朝中的大臣联系,而是在代国发展这个小国的经济。

    薄姬的淡泊影响着儿子,刘恒同样“与世无争”,这就幸运地躲过了那场血雨腥风。更重要的是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吕氏没有注意,周勃、陈平没有注意,刘襄兄弟仨也没有注意。直到所有的争斗尘埃落地,才引起了大家共同的注意。

    个人,身处政坛变动中,能够做到不被人发现,能够做到隐藏自己的实力,真不是一般的实力。

    薄姬在后宫中做到了,刘恒在前朝中做到了。

    薄姬做了太后,她没有像吕后那样打击异己。她不但没有打击他人,还做到了隐忍,做到了感恩,更做到了厚道。

    薄姬认为自己的母亲是魏王的后代,当初很多人善待了自己的母亲,在自己父母双亡后,魏王家族的很多人照顾了自己。出于感恩,薄太后下令免除了他们的徭役赋税,根据各自亲疏予以了封赏。

    那位曾经削平诸吕、挽救刘汉王朝,立刘恒为帝的周勃,随着剧情的发展,后来被诬告谋反。薄姬知道后,训斥了儿子:““绛侯身挂皇帝赐给的印玺,在北军率领数十万大军,不在那时谋反,如今身居一个小县,反倒要谋反吗!”遂将周勃赦免出狱,恢复了爵位和封邑。善良。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文帝的儿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尊薄姬为太皇太后。公元前155年,薄姬去世,葬于南陵。

    薄姬没有因为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是皇帝而要求与汉高祖刘邦合葬,她始终认为刘邦的妻子就是吕后,自己是妾室。

    直到死后,依然本分、平淡,不争不抢,绝不越距半步。

    一个人看清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价值,就会少去很多灾祸,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我们的故事就要讲完了,回头再看薄姬的一生,通过她的性格特点,我们来看看一个女人,如何“低开高走”。

    一、做品行良好的女人,真正的品行良好,是面对苍天有底气说出的好,而不是自己认为的好。二、看清楚做处的环境,明白周围都是些什么类型的人。身边有恶人,避之锋芒;身边有无赖之人,不与人纠缠。韬光养晦,修身修为。三、宽容、感恩,不让自己沉溺于过去的被冷遇和被伤害中,走出阴影,无论过去如何,别让美好的未来为过去的遭遇买单;感念曾经被善待,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多去想想他人的好。

    当然,薄姬身上还有很多我们女人需要学习的品质,比如对子女的教育,对母亲所作所为的谅解,对家人的照顾。不抱怨自己的出身,不嫉妒周围的朋友,不怨恨他人没有帮助自己……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愿我们每一位没含金汤匙出生的女性朋友,都能气定神闲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即使“低开”,也要“高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上的那些女人——从薄姬谈谈女人如何“低开高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ga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