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宏杰。
怎么把写作业变成孩子自己的事。
很多父母会说到这样的几个词,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叫都叫不动,叫了半天他都不来。
而且呢,就算你叫来了,他人在心不在,懒洋洋懒洋洋,玩游戏的时候那叫什么,精力充沛,一写上作业就像把活力阀门关掉一样,看到他懒,浑身地急。
还有就是你盯着他凑合写,你一不盯,你一走开,回头发现他根本半天都没有动笔。
而且当你去管他的时候,他还抵抗。
你会发现你使劲地推他这孩子就是不肯走。
这里边就会出来一个核心的问题,到底孩子写作业在为谁学。
我经常会用推车来去比喻这个学习的过程。
我们来看,这时孩子的力量小,你的力量很大,所以你推他你会发现很轻。
等他上到小学以后,孩子他反抗的力量越来越强,这个时候,这时候他的力量增长了,那你的力量和他,和他差不多,所以你会发现小学低年级,你还推得动。
孩子继续长大,等到他到小学高年级,他就变成了一个小汽车,他的力量很强,而你推车的力量什么感觉?你没变化,所以你推他变得越来越费劲,推他好费力,推了半天才推动了一点点。
等孩子再长大呢,等他到了初中、高中呢,他就是一辆大火车,这时候你再去推推试试看,你推以后,纹丝不动,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你看到就像每天孩子学习,你在这写作业,妈妈厨房做饭,一会儿过来看你,孩子在这儿写作业,他总觉得妈妈虽然没看我,但妈妈能知道我现在是怎么写的,所以我得快一些,我不敢慢写。他水平还不高对不对。
等他年龄大了什么感受?
他知道反正你没在,回头我就说这题太难了,不好解,刚才我解了好几遍我又擦了,你知道吗?你发现不了他在说谎。
所以他的年龄长大以后,他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实际上他反抗你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
他反抗的力量在增强,但是你督导力量没增强,你们两个之间就会慢慢地,你就推不动了。
那么家长督导水平没变,孩子的力量在增强,你如果用推车的方式你会发现,实际上孩子越走越慢,越走越慢,最后停那儿,不动了。
说到该怎么办,我们就要先问到底谁应该为孩子的学习负责。
是你,还是孩子本人?
如果是你,那么就是在推车。
但是如果是孩子本人呢,我们要干的事是什么?
孩子要为他的学习负责,所以孩子得做他自己的动力马达。
我们整个陪学的过程都不是为了去推他让他跑,我们整个陪学的过程都是为了作为引导者,帮助他形成自己的动力系统,帮助他看到,我更会学了,这个我也会学了,我会管理时间了,学了那么一大圈之后,孩子知道说我对学习能胜任,我在学习中没问题,孩子才能自己跑。
所以从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到高年级,到初中,孩子的学习力量他要自己去增长,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为自己的作业学习负责。
首先干的第一件事我们要把学习的管理权给回到孩子。
这也就是我们在上一期孩子假期作业应该怎么办中提到的一个观念: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学习是父母管,高年级的时候学习是孩子管。
那么中间这个阶段是什么?
父母和孩子要共同管,父母要逐渐地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那么这块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放手?
你千万别真放手,你一真放手说好,孩子,你学成啥样就啥样,行还是不行?
也许在咱们这个年代,咱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你这样的机会,你可以让我们自己去失误。
这样不行,那样不行,那样也不行,这学期没好好学成绩下来了,下学期我可得努力。
咱们小时候可能还行,但是放到今天你会发现这样的方法就不行。
孩子失误的成本太高了,你真的放手让孩子去体会说今天作业没完成,下周又有一次作业没完成,下周又有一次作业没完成,那他在班上是什么?
他是总是完不成作业的孩子,他在老师心里,在同学心里,在他自己心里边就是那个完不成作业,学习不咋着的孩子。
他定位就低了,他再想往回扳,你会发现,别的孩子都在快速跑步,他还在那儿停留原地,差距就会越拉越远,他后边就会没有机会再去赶得上。
我们虽然说不让孩子去抢这个起跑线,但是他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要去走他该走那步。不能说在三年级留下个空档,没有这机会。
所以说放手不是真的放手,你要想放手你背后一定有一个偷偷的支持,你要给到孩子足够的支持。
看似放手,是孩子在自己管自己,但是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看到更多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困难,然后去预期到它,去想到方法。
中国有句话叫做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你要放手之前你要先干吗?看。
你要先去看,看看哪些方面能放了,哪些还不能放,哪儿放可能存在啥困难,我得偷偷地做哪几个事,那么这个困难就在无形之中化解了,等化解完之后孩子发现,你看最近两周妈妈没有管我,妈妈只是提醒我一下我都能够做得这么好。
所以放手的时候别真放,看明白,看好之后偷偷地提供支持,实际上这个放手比你去管还要难,还要辛苦,还要更多用心。
那么我们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学习的管理权去给到孩子,还给孩子。
然后之后我们第二点就是这个过程中给到孩子足够的支持。
我们要给到孩子足够的支持,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怎么去鼓励这个好行为形成习惯,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怎么发现问题去调整,然后重新形成好习惯。
我们看,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怎么样这个好行为稳固下来形成习惯,如何聚焦一个好行为,看到这个行为的内在好处并且强化到它。
你要用眼睛去看孩子,及时发现,及时强化。
孩子有时候不知道,孩子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是无意的,今天做了,过两天忘了,但你不一样,你要去看,他做了啥,你会发现特别好呢?
比如有一次我看到我们家孩子,有一个步骤叫做英语的韵律诗,也叫Chant,然后孩子小的时候一听到那个英语节奏一放起来,你会发现他听到韵律诗他就很嗨,他就这样,一边捣鼓一边弄,听着那音乐在真的跳,跳得很开心。
但是等到他上二年级,我突然间有一天发现他不一样,他怎么弄呢?
那个韵律诗可能有几个词他不会,所以他会这样,他会一边嗨一边看,然后看,然后再看,他一边跳一边老去瞄那个韵律小诗。
这时候他跳完,我就问他,我说孩子,妈妈观察到用的什么词?妈妈观察到,我们是不是说到要用三个词?我看到,我观察到,我注意到。
那我说孩子,妈妈观察到跳那个韵律诗的时候,一边跳一边眼睛老偷瞄课文,你干吗呢?孩子说妈妈,那个几个单词我不太很认识,我希望能够把它记清楚一点,所以我就在偷瞄它。
现在,你看把那个放下,我也能给你重新跳一遍,你给我放音乐。
果然,他再跳的时候他把那句话全记住了,所以这时候你是不是看到了?
当你看到你指出来,你一边跳一边在嗨的时候,你还在观察自己不会的地方,把它记牢了。
孩子,这样你真的很棒,这就学会了,开心的时候就学会了东西,真好。
孩子下次会怎么样?
一边学一边用心知道,我哪儿不好,我怎么学,这样孩子是不是好厉害?
所以你的支持要到位,观察到,做得好的时候就要把这个行为的内在好处指出来,把它定下来,凝聚下来,形成习惯。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是靠你口头培养的,说孩子你要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没这事。
你要干的事是什么?每个行为都有好处,这个行为就会多次出现,就会稳固下来,这样习惯才会形成,所以这个习惯哪来的?
不是靠说的,是靠你观察到了并且强化给到孩子,孩子便学得会。
那我们接着看,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你怎么办?
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你要先问两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哪不好,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好。
就像咱们上节课举的一个例子,今天让孩子自己管学习,结果弄到了晚上9点他才开始学,然后到12点写完了,这不好对不对?
那要问什么?是不是开始得晚了?那怎么才能够把时间往前调呢?过两天等孩子调完了发现,每次孩子下午3点就开始写作业了,你怎么说?
哇,孩子,妈妈看到现在你把上午的时间用来阅读用来出去玩,下午每天3点开始写作业,而且写得很集中,6点就写完了,孩子,你如何做得到的呀?
多重要的问题,如何做得到的呀?
重新再走这个圈,有没有,我们在不断地走这个圈,行为有什么好处?这个行为能够稳固下来。
所以有的妈妈就说,嗨了两天回来学不好了,那做得不好的时候要问什么?为什么这两天出去玩了,回来学就那么费劲呢。
咱们看看,到底这个哪儿费劲呢,对不对,哪儿不好。那我们应该怎么样自己的状态安静下来呢?
孩子说好像我出去玩两天,玩得太嗨,我回来就会有点疲倦,进不了状态。
那妈妈问,那你这时候安排什么样的任务就会更合适,让你慢慢地稳稳地能学点东西。然后等你注意力一会儿稳定上来再来高速学习呢?很重要啊。
所以这孩子就会给自己安排任务,他会说我要先给自己安排一些容易进入的任务,是不是快速启动,容易进入的任务,前面半小时学我喜欢的事,然后我一做我发现我能进来了,过一会儿我就安心了。
够了呀,等到孩子做到了,你会问孩子如何做到的,如何做到的是个神奇问句。
一个作用就是看到行为的好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孩子你是如何做得到,是背后是这个隐喻,把这份功劳给到孩子自己。
当他做得不好的时候,帮他做到之后问你是如何做到的呀,孩子就会觉得内在他是有主动性的。
所以这是我们的第二点,当你要想放手的时候,要想把学习的管理权给到孩子的时候,你要给到支持,不管他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这个圈很重要,好行为或者改正之后的好行为,看到行为的好处,就会把这个行为稳固下来,形成习惯。
第三点就是要建立一个孩子管,家长督的双轨制。
前面是父母管,右边要形成的目标是孩子管,中间怎么办?
要孩子管,家长督,家长要起到监督的作用。
家长首先在把权力给他之前,就得先列两条:
一个是你必须得做啥,第二个是你什么时候还没做我就不干了,我就得出现了,我的底线是啥。
都列好了之后,把这两条先列了请孩子来做。
请孩子做的时候就要观察,孩子做到了吗?
如果做到了,他是如何做到的。还是那句话,对不对?如果没做到,应该如何调整?
所以整个你要去想把管理权给到孩子,你就要做更长远的准备,做更深入的准备,这个时候给到孩子自己去管,但同时要留有一个监督的权力。
这个监督的权力,监督俩件事,必须得做的事得做,底线得去制定,什么时间你没做我就上了,什么时间你还怎么样我就来管了,所以这点就变得很重要。
那么这边是你们现在熟悉的区域,我们称为叫执行区;
这边是中年级的时候,需要做的区域叫学习区。
用这个模式的同时,也用这个模式,慢慢地要整个过渡到这个部分,然后再去慢慢发展到下一个模式中去,所以这个就是双轨制。
那这块我们就要去问一个问题:在学习区里边,在这个双轨制孩子管,家长督的过程中,孩子到底要学做哪些事?
孩子主要干四件事:
第一个得有这个能力,列清单,而且执行清单的能力,不是你说孩子,以后你自己管自己,我们列清单,那不行。
前期已经用了三年了,前面三年都是你们一起列清单,然后执行清单,出现问题去调整,孩子对这个模式很熟悉,很了解。
那到了今天就是孩子开始列清单,执行清单,出现问题他来调整,他就没问题,前期做好准备。
之后还要练,当走神的时候怎么把注意力拉回来,怎么样自己快速启动呢?
过程中怎么能够让自己全副精力的集中注意力,怎么去打造环境,是不是我们这节课中几次去贯穿的东西?
好,之后主动找方法,去解决问题,当发现问题的时候,主动去调整,孩子如果把这四件事列好了,你就会发现他就可以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不用你督,他自己就管了自己了。
所以这个阶段就是双轨制,孩子管,父母监督,在监督的过程中帮助他去把这四件事练好了,那么慢慢的你们就为高年级的时候,孩子独立的自主管理做好了准备。
好,那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这节课程。
要想把作业的管理权给到孩子,首先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放手,不再做那个推车人,而是去做背后的支持者,让孩子去发展自己的管理能力。
所以我们要把作业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去自主管理。
但是家长要干的事是要支持到位,当他做出好行为的时候,看到行为的好处,把这个好行为留下来,形成习惯。
当他做得不好的时候,帮他想到办法调整,然后问他如何做到的,这些行为有好处,然后留下好习惯。
之后我们要用孩子管,父母督的双轨制,来慢慢放手,实现孩子完全的自主管理。
那我们来看今天的课后任务。
今天请你在陪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说话,不插手,去做这个观察者,去看一看孩子他在最近新出现了哪个好的学习行为,然后去指出这个行为到底有什么样的好处,指给孩子看,让孩子看到,把这个好行为稳固下来,形成习惯。
感谢你的收看,我们下集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