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聚焦数字赋能、共创未来,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会共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代表以线下或线上的形式参会。
材料二:宅文化指一种对于私人空间、专注精神的追求和不拘泥于形式的文化,是一种在全球化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亚文化现象。宅文化追求个人感受和独立,实际上,从现代化开始后,人类就越来越宅了。
互联网讲究互联互通,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追求共同推进、共同分享;而宅文化重视个人感受和独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是提倡共享,还是追求个性独立?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作为青年一代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茧房之外
文/沈周霄
“宅文化”源自日本,“御宅族”一词于90年代初传入我国,史学家李衣云将其译为“茧居新人类”。
近年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将“宅文化”、“宅经济”引入大众视野。因疫情关系,各种与“宅”相关的活动纷纷兴起:线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办公、视频娱乐等,不胜枚举。
尽管“宅文化”带动了外卖、快递等行业的兴起,还俨然成为了一种颇为流行的时尚,但其带来的弊端亦不容小觑。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高速发展,许多青少年、无业者以及在职工作者都沉迷其中,成为不与人交际的御宅一族。最令人瞠目的是80年代末日本发生的连续诱奸幼女事件的主角,就带有明显的“御宅”倾向。
从积极的方面看,“宅文化”强调对私人空间、专注精神与独立感受的追求;但当一种现象走向极端时,这种对独立感受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表现为无视人类群体责任和对人际交往的无能。
“中国青年网”有篇文章这么调侃道:“每天家—办公室—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没有人打扰,也不用着看人脸色,打开电脑,就有了一切……”
互联网的大发展,让“宅”成为了一种快捷、便利、省力的精神享受,而让人忽视了这种享受背后的“鸦片”属性。
足不出户的办公、娱乐、学习,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越来越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当有一天我们都成为“缸中之脑”时,是否还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
“茧房”之内的快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积极影响亦有目共睹,最为直接的就是“宅经济”的兴起。但如同圈养的“雉鸟”终究会因为安于舒适的快乐而成为被人肉食的“鸡”一样;“茧房”之内的虚拟社交也无法真正增强我们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当有一天,每个人都退缩在自己的孤岛,那时,谁堪肩负起引领人类共同命运的大任?
刀,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互联网也好,宅文化也罢,关键看使用之人是否用之有效,驭之有度。
专注于线上的“肥宅”们也可以经常性地来到线下,而专注于线下的人们亦可以适度地活跃于线上。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数字赋能、积极用网的典范。现代文明所产生的任何一种科技与文化,善加利用都是一味推动人类进步的良药。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是倡导共享,还是追求个性独立?这不是一个两难选择,而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君子和而不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保持精神的独立,又时刻敞开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大门,肩负起人类共同的使命,这是一个再清楚不过的选择。
一片树叶,是独立而独特的,依托整棵树,它有了绿色的光泽;一条河流,是欢腾而不羁的,因为大海,它有了不竭的动力。
“茧房”内外,都很精彩,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扇门”——门外,是共享;门内,是独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