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字塔原理》阅读笔记

《金字塔原理》阅读笔记

作者: 大海画家 | 来源:发表于2018-02-01 16:45 被阅读0次

原文使用 石墨文档 写作,现在复制到简书中,导致格式错乱。

本也就写来做一个记录,考虑时间问题就没有再手动修改格式,

仅附上石墨文档的链接。

「《金字塔原理》阅读笔记」

《金字塔原理》介绍的是一种表达的思考方式。是一本非常深刻的书,在阅读的每一页,都需要大量的思考才能充分理解。介绍一件逻辑本就是困难的事情,为此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和图表,来帮助读者理解,但这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尽管如此,当我们经历过这个过程直到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时,这些痛苦也就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欣喜于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表达、交流的方式。希望你也会喜欢。

章节

第一章 表达的逻辑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的内部结构

如何构建金字塔

序言的具体写法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第二章 思考的逻辑

应用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

程度顺序

概括各组思想

避免缺乏思想的句子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找出各个结论间的共性

第三章 解决问题的能力

界定问题

结构化分析问题

第四章 演示的逻辑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在ppt中呈现金字塔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第一篇 表达的逻辑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原理

对于受众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中,以便理解和记忆。

金字塔的内部结构

纵向关系:引导疑问/回答似的对话

横向关系:回答上一个层次的表述引发 的问题

序言: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

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开始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首先必须要梳理我们想表达的思想。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思考文章的主题;思考读者对主题的了解情况,以及他们的主要疑问;给出方案。

自下而上发: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想清楚,无法构建金字塔的顶部。这时候可以先,列出我们想表达的所有思想;找出各个要点的逻辑关系;然后确定金字塔的顶部结果。

注意事项:

1.一定要先搭建金字塔结构,且先尝试从上到下

2.写序言的时候先写“背景”,多思考序言怎么写。要求序言中不能有让读者产生质疑的内容。

3.横向关系中,优先选择 归纳关系,而不是推演关系。

序言的具体写法

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标准序言:背景-冲突-答案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第二篇 思考的逻辑

使用金字塔结构时,经常犯的错误:

1.10个步骤、5个问题。仅仅因为可以使用一个名词概括而将关联性很小的思想排列在一起。

2.金字塔顶端使用的是“缺乏思考”的句子。

应用逻辑顺序

所有列入同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前因后果);

结构顺序;

程度顺序;

概括各组思想

很多作者只是简单的将一系列思想组合在一起,并没有完成思考。很多人将一些只具有一般性6的关系,而不具有明确关系的思想罗列在一起,由于这些思想实际上并非真正属于同一组,婴儿也无法总结概括。人们通常不愿意费这个脑筋,而是用一些“缺乏思想”的句子应付了事。

概括行动性的思想,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目标

概括描述性思想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

找出各个结论之间的共性

找出将这些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结构上的共性(主语、谓语)

寻找这些思想间更密切的联系

完成归纳跃进,概括出主题思想

例子:新的计划于控制体系具有4个特点。->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利润上。

第三篇 解决文字的逻辑

界定问题问题

现状(问题)与目标的差距是在一个背景下的一系列条件下产生的。

所以了解发展历史,是确定差距的性质和把握其重要性的最基本过程。

背景、困扰、现状R1(问题)、现状R2(目标)

为了解决问题必须找出出现差距的原因,缩小差距的措施。

界定问题的框架需要你回答3个问题:

发送了什么事情?[背景,困扰]

我们不喜欢他什么?[R1]

我们想要什么?[R2]

回答了上述问题后,就界定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你就可以确定问题是什么并开始寻找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通常从改变现有的结果、流程[背景]入手。

把“界定” 的问题写成序言:

高度简单的例子

复杂的例子

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

收集信息 -> 描述发现 -> 得出结论 -> 提出方案

从信息入手

传统做法:收集全行业的数据。

问题:数据堆积如山,却很难得到有意义的结论。60%的数据都是无用的。即使有了完整的数据,要组织好观点,还需要分类分析。

现在做法:

先提出各种假设

设计一项或各项试验,目的是排除各个假设

通过试验得出明确的结论

设计诊断框架

使用诊断框架来帮助你找出问题

建立逻辑树

逻辑树用来寻找解决方案(我们怎么做?我们应该做什么?)

对战略性方案进行展开:

第四篇 演示的逻辑

本章将介绍,无论是以书面的形式还是演示的形式来表达逻辑,如何来确保你的思想一目了然。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文章无论长短,都应该让读者可以迅速理解作者。

1.突出文章的框架结构

多级标题法

每一层的标题不可能只有一个

相同的思想应使用相同的句型

标题用词应提炼思想的精髓

!不能靠标题作为正文的一部分传递信息

标题应该提前集中介绍

不要滥用标题

必须严格使用疑问/回答结构(回答上一层提出的问题)

必须注意论点的措辞,说明论点的信息越少越好(精炼)

必须把论点限制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框架内(不能仅仅是罗列)

数字编号法

缺点:频繁使用容易分散读者对文字整体的关注

编号和标题一同使用

2.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

在每一组主要思想开始或结束的地方稍作铺垫,让读者知道已经论述的和下一步计划论述的内容,同时保证论点和论点之间的流畅连接性。

讲故事

承上启下

3.总结各部分内容

尽量使用凝练的语言复述前文的主题和基调。

4.完整的总结+下一步计划(可选)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大部分的工作的预测观众可能的反应,时时努力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激起热情。

你必须会“作秀”。“作秀”需要明星、剧本、故事情节、视觉元素、时机、悬念等。

演示文稿基本规则:

只包含最重要、经过适当分组、总结的思想

图文并茂

呈现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故事梗概、剧本

设计文字PPT幻灯片:

只有你才是明星

清楚你要说的内容

简单传递信息,不把文字浪费在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的语言上。

最好幻灯片只用于强调金字塔中的主要论点。

清楚你要演示的内容

每次只演示、说明一个论点

论点应该是陈述句,而不是标题性语言(听众不会误解观点)

使用简单的词汇、数字(490万美元vs68349203美元)

故事梗概:

了解了演示文稿基本的要求,就可以开始制作整个演示文稿了。从金字塔结构到演示文稿,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序言写的尽量详细,把每一个想说的词汇按照希望的顺序写下来。这样可以保证没有遗漏,还可以再次检查你回答的问题是否仍然是受众想问的

用故事梗概的形式。每一张幻灯片写作的顺序,从上往下依次为序言各个要素、关键句要点、下一层论点。

初步决定每一张ppt页面的呈现方式。

准备好演讲稿

完成幻灯片的设计、绘图

排练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从图象到观点

画脑图(在脑海中画图)

把图象复制成文字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字塔原理》阅读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od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