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打扫过粘有口香糖的地面,知道有多费事,所以从不乱吐口香糖
因为被别人说三道四过,知道有多委屈,所以从不敢轻易评论一个人
因为身边有人表达不清不楚,知道有多费时,所以从不敢含糊处理事情
当我们去做一件事,能稍微为对方多考虑一丁点,可能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
可能恰恰就是那一丁点,让人感受到了尊重与善意。
刚毕业出来工作的时候,懵懵懂懂,又听了太多职场的心机与套路,其实挺害怕的。害怕自己太笨,处处拉后腿,害怕自己不合群,处处受排挤。
后来看到一段话:就像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一样,每个阶段结束你都必须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每个阶段你至少也处于中等,那么大学结束去工作也一样,哪怕按部就班,你也不会垫底,如果凡事能多为别人想一点,那么你的职场之路至少不会坎坷。
于是,我总是试着用同理心去考虑事情。
1
下午跟朋友一块去拜访一位老总,聊天过程他接到一个推销电话,一听是卖房的,我想他时间观念这么强,肯定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吧 ,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挂掉。
没想到他不仅没挂掉,还问是哪个小区,多少一平,面积多大,具体位置在哪里,什么时候交付......接完,还不忘道谢。
挂完电话,我不解地盯着他,他说:“我自己也是做业务的,所以太能了解彼此的不容易,所以还是相互尊重一下,一般这种电话我都会接一下。”
听完他这些话,瞬间觉得这位老总太值得尊重了。
谁知不仅如此,他接着说:“而且我是做全屋定制的,这种电话可以告知我很多有用的信息,多跟这个社会交流总是没错的。”
理解加利己,简直就是双赢。不得不说,思维方式决定人生高度啊!
我第一份工作是技术热线工程师,听起来逼格很高,通俗点讲就是接听纳税人的电话咨询,客户群体良莠不齐,素质低的可能张嘴就骂,素质高的也会喊声老师。但不管怎样,都是负能量,让你给出解决方法。那段时间听到电话铃声就想吐,睡着睡着耳边就传来电话铃声,慌慌张张中发现自己又幻听了。
赶上营改增的时候,一天一百多个电话,不间断的进来,甚至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后来也做过销售,初期就是打电话,百分之七八十的电话都被拒绝了,心里挺失落的,但还是硬着头皮打。
因为太了解被拒绝的失落,太了解客服工作和电话营销的辛苦,太了解一句“谢谢”有多温暖,太了解温柔的语气可以给她们减去多少疲惫,所以选择尊重。
如果出于善意,还能让自己从中收获一些东西,那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凡事都是相互的,如果想获得尊重,就先尊重身边的人!
2
如果有人问你要某人的电话号码,不要搜索然后截图发过去,记得复制发过去。因为复制发过去,不会多浪费你的时间,但对方可以直接点击拨打,能给对方省很多时间。
如果看到有新人入职,记得打个招呼或随便聊上几句,帮助他尽快熟悉新的环境。因为新入职一个公司,真的挺孤单的。
如果你的朋友带了一个非圈内的朋友参加你们的聚会,记得不要只顾自己嗨,多照顾照顾她。因为本来就是陌生环境,再被冷落真的挺尴尬的。
如果有人让你处理一件事,不管你做还是不做,记得给对方一个回应。不然模棱两可的对接,很可能会误了事情。
都是小事,但这些小细节真的挺暖心的,如果你是被照顾的一方,也会提升对对方的好感度吧。
靠谱源于小事,尊重始于善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