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工作语言是英语的人来说,很头疼看文档和写文档。
对于看文档,如果是标准协议,那还好说,除了句子长点,从句多点,专业名词多点,至少他们是地道的,没有语法错误的。如果是看自己人写的文档,只能边看边吐槽,这Chinglish看起来就是容易的多!话虽如此,每当需要看新的RFC,第一个反应还是百度一下,看有没有热心的小伙伴已经把它们翻译成了中文。不过有时候,看翻译的还不如直接看英文来得更快。
相对于看,写要更难了。每次都是在脑子里苦苦搜寻恰当的单词,恰当的句式,注意不要有语法错误,不要模棱两可,引起歧义。
慢慢发现一个规律,中国人读中国人写的文档,或者听他们说的英文很容易。比如,每次townhall meeting或者demo的时候,听中国籍同事的英文毫无压力,听老外同事的英文,完全就是"balabala"。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在这方面的图式差不多。
何为图式?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我们从小都是照着一套英文教材学习的,难免相互沟通起来没有障碍。人都是经验主义的,过去的经验会对其未来认识事物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有一个经典笑话,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遇到了车祸,警察问他,how are you?他答道,I'm fine, thank you.结果警察就走了,留他一人在现场。(这个例子恰当吗?)
图式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图式决定着人做信息选择时相应的内容和倾向偏好。图式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在原来图式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的认识。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图式具有可激发性。一旦我们遇到新事物,就会我们在大脑的数据库里检索,是否有主动图式,如果有,就会产生推理,存储事件,存储推理,如果没有,就会产生新的图式。图式一旦被启动,就会像程序一样被严格执行下去。我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应对世界,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就像被设定好的一样,每天都循着相同的轨迹活动。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存在这样一种理念:外国同事英文要比我们的好。
情结是一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每个心理学理论对于情结的详细定义不同,但不论是弗洛依德体系还是荣格体系的理论都公认情结是非常重要的。情结是探索心理的一种方法,也是重要的理论工具。旧称情意结或情意综。《荣格智慧集》一书中写到:荣格最早提出情结的存在是在使用词语的联想测验进行研究时。后来在论及个体无意识时,他说:“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由具体情绪色彩的情结构成,他们构成了心理生活的个体的、自私的方面。通过对个人无意识的研究,荣格发现了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个体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簇的心理丛,荣格将之称为“情结”。 这一簇簇的心理丛,让我们的Chinglish在带着各种口音的英语里是那么不自信,总有一种茶壶倒饺子的无奈。
“一句话这样说要远比那样说更有味道,语言的表述真的是一种艺术。”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
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避日。
恋雨偏打伞,爱阳却遮凉。
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