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我一生的挑战 | 李光耀回忆录》

《我一生的挑战 | 李光耀回忆录》

作者: 好好种地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13:16 被阅读88次

    The lifelong challenge

    封面

    这本书是出版于2011年11月30日,同时出版了中文版和英文版。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文版这么流畅,没有一点翻译腔,原来是直接用中文写的,而不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所以,这也是懂一门外语的好处。你可以真正地理解作者的想法,若是通过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来理解,那又会丧失很多文化背景和蕴味。我读的是中文版,我也没有计划去读英文版。

    以前,我从未想过一门语言有如此的重要,尤其是AI和语音识别的技术在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但是,李光耀在书中把语言的选择当成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大事,决定了新加坡的存亡与发展。官方语言是马来语,是为了地缘政治和尊重历史的重要;第一工作语言是英语,是抚平各种族的矛盾、对接发达世界的要求;不把人口占多数的华语当作主要语言也是地缘政治的需要。对比一下斯里兰卡、北爱尔兰、中东,宗教及种族问题都是战乱的根源,而且语言又是种族的显著特征。为此,执政者的智慧显得特别重要,至少在这方面,新加坡没犯什么错误。

    但在这个过程中,统一华人的12种方言为标准的普通话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能想像出。年轻人或许有精力、有能力也有动力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因为他们希望未来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而且方言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没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一些生活已经稳定的中老年人而言,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环境,以及对方言的重视程度是与年轻人不同的。那种对自己文化的情感,对自己天天使用的语言的感情,只有当我们失去了,我们才能意识那是多么重要的一种工具和情感寄托!所以,年轻人积极主动地学语言尚且这么难。在当时被迫的情况下,对于上了年纪的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挑战。

    除了占多数的华人以外,其它族的马来裔、印度裔以至西方人,他们不仅要学英语,也要学汉语。尤其是西方人,他们认为英语是非常有用的国际语言,为什么要学习汉语呢?所以,在新加坡推广双语,面临着整个社会情感的抵抗。理性地看,双语教育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但是目标与现实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鸿沟,这里面,就需要用理智、沟通和坚强的意志力去填充。律师出名的李光耀,很好地起着一个发动机的角色,推动整个社会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去实现这个目标。

    律师李光耀

    对于英语和华语(汉语)的认识,李光耀也有很好的论述:

    我们必须通过英文吸收科学工艺、经济等等的知识,并且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共和联邦的英语世界来往,了解他们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与此同时,我们不能丧失自身的文化。我们不是西方人,英语文明世界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和人生哲学,并没有根植在我们的环境里和生命里。如果我们只从电视上学到西方肤浅层面的习气,以及无聊的流行文化而丧失自己的文化,那么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所以,我们必须保留固有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制度和社会风俗。为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教导子女懂得华文,必须教他们讲华语,懂得看书,了解成语、寓言的含义,明白在中华文化里,怎样才算是个有正义感的好人。

    因此,讲华语运动的更大使命,是通过华语来保存和传播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加强华族新加坡人的认同。因为语言、文化和价值观是息息相关、代代相传的。

    既使在推行华语的过程中,华族新加坡人也是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为,绝大多数华人说的并不是政府要推行汉语普通话,而是各地的多达12种的方言如潮州话、福建话、海南话等等。这一点,李光耀也深有感触:

    在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语言的社会,推展一个改变新加坡华人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听和说方言的习惯,这个任务说有多困难就有多困难,说有多敏感就有多敏感。

    然而,在一个华人占多数的国家,突然用英语为共同语,用英文为工作语文;一个讲12种方言的华人族群,突然被政府以行政指令,被要求“多讲华语,少讲方言”。新加坡人突然发现熟悉的乡音消失了,大家突然要讲起感觉不自在的华语,这个过程是绝对艰难的。之大概是人民行动党头20年(1959年至1979年)所碰到的最艰难工作。因为,在逻辑上说,放弃方言是明智;但是在感情上,这项选择实在是痛苦的。

    当时社会反对和排斥这项运动的,有四类人士:

    第一是坚持讲方言的人,无论是年纪较大或年轻的华人,由于情感因素,他们不愿放弃方言;

    第二是受华文教育者,他们认为只强调讲华语而不重视学写华文,华文的程度还是很低;

    第三是受英文教育者,他们不重视华文华语,因为平时工作根本不需要华语。在他们看来,华语是低层次的、没有经济价值的语言;

    最后一种反对声音来自非华族人士,他们感觉不安,觉得这个运动要是成功的话,他们会被边缘化、会被疏远隔离,有一部分人甚至以为他们将来会被逼着学华语。

    另外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们发现一部分新加坡人的名字并非汉语拼音,而是一种很奇怪的拼法,如“郭”并不是汉语拼音的“Guo",而是“Kuok”。我以前的理解是为了方便洋人的拼读,因为有些汉语拼音放进英语中,他们无法正确的拼读。但李光耀在书中谈了另外一种情况:

    保留方言姓名和街名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有牢记历史和祖宗的意义。我原本建议汉语拼音化,只为规律化、一致化,如果因为我的坚持,而引起麻烦,那就没有必要了。但是我们的方言姓名,到了中国,变得很怪异。我对翻译员说Goh Keng Swee(吴庆瑞),她听不明白,我说 Wu Qingrui, 她才懂。我明白了她是不懂福建话的。

    李光耀在书的最后,整理出的他的经验总结,这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说实在的,我也没有耐心把那些涉及到的小学、中学的名称,还有一大串的历史事件和其中的人物名称。但是,李光耀的最后的总结非常重要。他是这样写的: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让数百万人在四十年间构建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语言实验室之一。这并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之所以推行双语政策,是要人民在充分掌握英语作为行政语文、与西方世界顺畅沟通的同时,也以母语教育维持和传承民族的传统和文化。

    第一点:语言政策可以成为政治经济成功的动力

    第二点:语言政策是服务国家利益和政府管理的实用工具

    第三点:双语政策兼顾工具语言与文化语言

    第四点:制度化保证 让学生经历长期的学习过程

    第五点:建立语言基础 为将来未雨绸缪

    第六点:量体裁衣 因材施教

    第七点: 只有一个主导语言

    第八点:语言政策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旅程。

    关于第七点,李显龙在本书后面的附录中也有更详细的论述:

    我学习四种语言的经验,让我得出一些结论。首先,什么是我们最能驾驭的主导语言,它在人生的很早阶段便已经构成了。它不一定是你投入最多精力的语言,而是你用来思考的语言。其次,学习和相当好地掌握第二甚至第三种语言是可能的,但水平却不能同第一语言相提并论。第三,各人的语言能力不同,视资质、环境和兴趣而定。我们可以鼓励学习语言和大力帮助他们,但我们不能强逼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好。最后,语言是不用就会失去的。

    最后,附上两张照片。2011年11月11日,公司组织我们去新加坡进行为期5天的商务考察,感触良多。现在读完了李光耀先生的几本书后,对这个国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参观日企横河机电 航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一生的挑战 | 李光耀回忆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qy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