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克富:心理健康就是离开母亲的距离

李克富:心理健康就是离开母亲的距离

作者: 鸿蒙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21:23 被阅读0次

该不该把8个月大的女儿带到议会上并公开喂奶,是社会卫道士们关注的范畴。但我关注的是哺乳本身的心理学意义,以及母亲的哺乳行为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一个婴幼儿“吃奶”,完全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吃饭”。孩子吃奶不单是因为饿而填饱肚子,也不单是像某些母乳喂养推崇者所言的“母乳中含有大量抗体”。一个孩子吃奶,最大的价值在于体验母子互动,巩固依恋关系,维护安全感,为最终有能力与母亲分离蓄积能量。

可以说,良好的哺乳方式,比如孩子吃奶时是嘴含着一个,一只手玩着另一个,眼睛在和母亲互动着,会让孩子“把奶水吃在肚里,把妈妈(乳房)装进心里”。一个从小在心里装进了妈妈的孩子,今后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在空间上与母亲分离。

于是,就有了心理学界的那句名言:你的心理健康水平,取决于你能够离开母亲有多远!

乳房的大小与奶水的多少是不成正比例的,这是一个生理学或医学常识。那么,乳房的大小,是否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尤其是性心理?如果有影响的话,又是怎么样的影响呢?这其实也是个常识:影响是肯定的,但没有好坏之分。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作为生命中最初建立的客体关系,乳房(包括其大小、形状、奶水多少等等)在孩子心中所留下的表象,成为之后包括人际关系在内的所有客体关系的原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和人际交往。

更具指导意义的研究不是针对母亲的乳房大小,而是观察母亲本身,以及哺乳时母亲和孩子是如何互动的。

母亲是个什么“人”比母亲“做”了、“说” 了什么更重要,比如母亲是个情绪稳定的人,孩子才可能发展出稳定的情绪;而如果母亲本人就“狗一阵儿猫一阵儿”,孩子也自然会模仿。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这是就品行而言的,可一个人情绪的稳定程度,更像自己的母亲,应该说“有其母必有其子”更为准确。

母亲是个什么人,又直接决定了和孩子的互动模式。观察发现,注意品质良好、责任心强的母亲,会在哺乳时一心一意, 绝大多数时间会看着孩子的眼睛和孩子交流;而那些责任心差的母亲,则只是把乳房提供给孩子,在孩子吃奶时她在看电视、看书、和别人聊天……心理学上把这种“女性”——不是女人——叫作“饭桶”, 因为她只是自己孩子的饭桶而已。当然,这种女性也不可能成为心理学意义上的母亲。

结论:把孩子带在身边很重要,因为爱首先是陪伴;而影响孩子更大的是母亲的人格(气质和性格)类型;切记,最最重要的,是和孩子心理层面的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克富:心理健康就是离开母亲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ri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