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异类》读后感

《异类》读后感

作者: Wu杰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23:02 被阅读0次

    在老罗、吴军的讲座中经常提到10000小时,这是异类的第二章的内容,此10000小时是否是我理解的10000小时,怀着这个疑问买了并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老罗、吴军口中讲解时, 我理解到的是要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训练。我读完才发现这是一本讲成长的书,之前理解的10000小时只是《异类》这本书表达的10000小时的一个切片。

    异类并非是异类

    异类含义很丰富,成功的冰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比尔盖茨、比尔乔伊、卡内基、18世纪牙买加浅肤色人,乃至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杰出人物,都可以称之为异类。在书中最后写道结论,异类的成就,并非完全依靠自己,他们都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是机遇与积累的结晶,异类并非是“异类”

    10000小时与异类

    为了说明,书中举出了第一个例子,加拿大的冰球运动员,心理学家发现加拿大最终顶级的运动员大都是1-3月份,只有极少数是3月以后的。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因为加拿大冰球同一年龄组的球员是从1月1号分界,同一年龄组大一些的球员在小时候选拔的时候身体优势要好一些,这个优势不是很明显,但是导致的结果是他们能更容易进入巡回赛小组,接受优秀教练的指导和得到额外的训练,从而扩大优势,更有机会进入优秀的青年队,获得顶级教练的指导和顶级赛事训练,从而进入顶级球队成为顶级球星。

    上面冰球员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这个时候第二章的10000小时法则出场了,意思就是说成为一个方面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的训练。对于顶级冰球球星,他们由于开始的一点年龄优势,能进入到巡回赛,得到比同龄人更多时间的训练和优秀指导,从而水平比同龄人高处很多,从而又进入青年队,会训练的实际比同龄人更多,最终很早就积累到10000小时,成长为顶级球星。

    10000个小时是个基本理论,而异类的作者更想表达的是哪些机遇导致了10000个小时从而成就我们普通人看到的异类。作者又研究解释了两个“异类”SUN的创始人比尔乔伊和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他们就是因为一系列个人的机遇从而在20岁以前就达到10000小时的编程训练,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作者想讲的是他们并非天生天才,而是有机遇成为同龄人寥寥无几的几个达到10000小时的人。

    读完这些,我明白了最先的理解10000小时只是作者想阐述的东西的一个切片。

    智商与异类

    第三章讲了智商与异类的关系,一个心理学家特曼认为智商高的人会成为异类,因此选了很多高智商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成为特曼人,但是这些人成为异类的比例很小。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成就了异类呢?作者的观点是实践智商,遇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怎么培养实践智商,作者讲到了中产阶级和贫民培养孩子的两种方式,“协同成长”和“自然成长”,“协同成长”的小孩从小就被培养“权利”意识,他们能和成人很自然的沟通,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学到些什么

    全文最值得读的就是这前三章,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 一个人的机遇真的很重要,这种机遇是指能够培养能力,能进行10000小时训练的机遇,而不是指一个狗屎运,这种运气迟早会被消耗殆尽。
    • 逆境有时候并非一定是坏事,逆境可能会让你获得与别人不一样的训练,当社会形势改变的时候,这些训练就变成了优势,所以逆境 的时候需要坚持、有耐心。
    • 对于我们80后,我们看到的现象确实是由于大的社会机遇,70后的成就财富远远超过我们,但是80后也有80后的机遇,我们要寻找自己成为异类的机遇。
    • 对于小孩教育,真是个颠覆式的改观,我们应该培养小孩如何能更加容易的适应社会,而不是仅仅盯着去学习各种技能。
    • 机遇一定会有,只是我们没有察觉,乔布斯有句忠告:keep hungry、keep foolish。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异类》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se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