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中午,是备课组长会议的时间。以前,我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开会?可以用文字通知的事情,撰写成文字,负责人看到相关的信息,按照内容去做就行了。说实在话,从复学以来,早上5点50就起来,一直到晚上10点,基本上是连轴转,整个人很疲惫。到了下午,眼睛都是酸的,不想睁开。如果中午能稍微休息一下,对下午的工作也是极好的。
但今天的备课组长会议,虽然很瞌睡,但让我找到了“会”不一样的意义。
今天的会议主题为两个分享。一个是数学老师张文青设计的项目式学习——《疫情中如何配送生活必需品》。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以为只是常规的计算题,只是从简单的进水出水换了个背景,转换了一下。听完之后,才知道,没这么简单。
首先,项目式学习,是目前提的比较多的一个学习方式,问题主要由四个小问题组成:①武汉封城一共经历多少天?②哪些任务可以帮助计算要配送的生活必需品数量?③居家隔离的有多少户?④够吗?⑤请你设计最短配送以及返回路线。⑥至少需要多少箱?问题的提出由简入深,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在背景资料中发散思维。虽然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但答案不唯一。这是设计的巧思所在,让学生明白,有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开拓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脱离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每每在课堂上讲的精疲力尽,我以为自己已经将该说的都说到了,但是学生的吸收率只有可怜的5%,而如果换被动为主动,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从5%提升到80%。这是老师期望看到的,也是学生愿意参与的方式。
项目式学习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知道课堂还可以呈现出这种样态,我觉得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
第二个是英语老师魏琼琼分享的一个评价工具“学分银行”在学科教学中的初步实施。看琼琼老师分享的眉飞色舞,我仿佛看到了她在使用这个评价工具时,孩子们争着找他完成任务的场景。
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为,将每个单元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分解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表示出对应的分数和老师的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心(我把它理解为学习小组的组长)可以进行背诵,提交作业,如果完成,学习中心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加上相应的分数。这些分数可以兑换成相应的瑞德币,存在银行或者在瑞德超市购买学习用品。
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学生得到了足够的自主,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轻松,学生开心,达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会”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成果的延续,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我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在“会”中体会它的闪光之处,或许就能发现些许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