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阳,为汉朝时县邑,在今河北省邢台市新和县一带。
按《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堂阳城县西南二十里。汉县,属巨鹿郡。高帝封功臣孙赤为侯邑。应劭曰:在堂水之阳,因名。
如上,堂阳县在汉时属巨鹿郡下辖。又因其位于堂水之北,故名堂阳。汉初,堂阳县为堂阳侯国,由汉初勋臣孙赤受领。
孙赤,为孙氏子弟。而孙氏在先秦的分布,则主要以齐国妫姓孙氏与楚国芈姓孙氏为主。如此,位于齐魏楚交界处的沛县一带,便逐渐成为了孙氏一族的聚集地。所以到秦末,当刘邦于沛县起义之时,孙赤便也是作为刘邦的故交而加入其麾下。
以中涓从起沛,以郎入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以上就是孙赤在刘邦成为汉王前的基本记录,其以中涓的身份跟随刘邦在沛县起义,而后则以郎的身份跟随刘邦进入汉中。
孙赤在沛县时期的中涓身份,可类比曹参在沛县起义时的中涓身份。如此,曹参在沛县起义时便是官府次于萧何的吏员,其和萧何关系更是非凡,而这里的孙赤却可以比肩曹参,至少说明了在此时孙赤的地位,是绝不差于曹参的。
而后刘邦成为汉王时,孙赤为郎。这里虽然只有一个字,但是按照孙赤之前或者之后的记录,这里的“郎”的职位应该不低,至少可以说是刘邦的嫡系心腹。
再然后,就是刘邦反攻三秦,发文伐楚,而到此时,关于孙赤的记载便是:
以将军击籍,为惠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显然,至少到汉二年,孙赤便成为了汉庭中的高爵将军。而再论其“惠侯”爵位名称,便可看出孙赤作战,应该不是以勇猛善战为主,而是以兵法韬略为长。再结合孙赤的家世背景,那么其擅长兵法也是正常,毕竟孙氏祖辈在先秦时期可是兵家一派的领袖人物。
而既然孙赤可以在此时拜将军,受列侯,那就足矣说明其人在助刘邦灭秦及反攻三秦时功劳很大。所以在刘邦正式开始率领群雄对楚作战之时,孙赤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汉军中的领兵大将。
无疑,如果孙赤就照这么发展下去,到大汉开国时,少说也是军中大佬,柱国虎臣。甚至最后就算是名列十八功侯位,应该也是轻而易举的。只可惜,战争毕竟是战争,尤其这还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惨烈的楚汉战争,所以能够好好活下去,就已经是幸福了,遑论其他。
汉三年,楚汉时期最为惨烈的荥阳之战正式爆发。于是,随着战争的持续,自然就会有人死,有人败。
而当汉军继彭城之战后再一次遭遇荥阳惨败时,虽然汉王刘邦在众人的协助下逃走了,可终究,还是让很多的重臣大将们真正沦为了西楚俘虏。而这些人里面,既然有忠烈感人、誓死不降的汉御史大夫周苛,那么也就少不了一些贪生之人。
坐守荥阳降楚免。《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孙赤,这位汉庭大将,未来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大汉定国之将的人,在面临这等生死危机之时,终究还是降了。所以也就因为这一降,让孙赤失去了他曾经奋斗多年的一切。
一个“免”字,表面上看是汉政权免去了孙赤的一切爵位和官职,但实际上,尤其是在周苛的渲染下,孙赤的投降更是让其彻底失去了刘邦的信赖。
所以,纵然孙赤之后又回来了,可终究还是失去了一些他曾经最宝贵的一些东西:
后复来,以郎击籍,为上党守,击陈狶,侯,八百户。《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不久后,孙赤又回归了汉军。但是,显然曾经孙赤拥有的东西,再也回不来了。虽然孙赤在之后又以郎的身份协助汉庭攻击项羽,并且还担任了上党太守,参与了平定陈狶的战役,最后甚至还封了侯:
十一年正月己未,哀侯孙赤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高帝十一年正月己未日,孙赤受封堂阳侯,食邑八百户。
显然,八百户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了,为何?
因为若是按照孙赤之前的功绩,以及在汉二年时就封侯拜将的履历,他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在最后封侯时只有八百户。当然,对于有些人来说,八百户或者也是不少的,可是对于孙赤来说,就真的是少了,因为于孙赤的曾经来说,纵然是八千户,也绝不是没有可能的。所以,说到底,孙赤能沦落到这份田地,还是与其荥阳战败后的投降有关。
至于孙赤的以后嘛,或者依旧担任各地郡守,或者在朝为官,以孙赤的能力来看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无论如何,孙赤也只能是作为一名寻常功侯了而存在了。
所以在最后,当孙赤死后,汉庭只是给予了其一个平谥。
元年,侯德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孝惠帝七年,孙赤病逝,汉庭为其谥号,哀侯。堂阳侯国由其子孙德继承,汉少帝元年则又为孙德元年。
哀: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逸周书》
表面上看,这个谥号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的这个人比较仁厚,品德好,但可惜就是没有立下多大的功绩,并且还早死了。
可要是拿这个谥号来对比孙赤,那就真的是讽刺了。一个在沛县起义时就加入刘邦麾下的人,一个在汉二年便封侯拜将的人,居然说是无功?一个刘邦时代的人,却活到了汉惠帝临死的那一年,能是早死吗?
说白了,汉庭当时掌权的那些人,终究还是放不下当年的那件事。而这其中最对孙赤反感的,无疑正是当时位居汉庭太尉的周勃。
为什么御史大夫周苛都能壮烈殉国,而你孙赤身为汉庭大将,却恬不知耻的投降呢?你好意思吗?你对得起先帝的重用吗?你对得起那么多战死的沛县子弟吗?
当然,以上这些气话应该就只是周勃等周家人的意气之争罢了。毕竟,只有凸显孙赤投降的无耻,才能不断拉高周苛战死的光荣。自然以周苛为家族荣耀的周氏一门,在身居高位的情况下,是绝不会给孙赤一个好谥号的。
所以,一个“哀”字,刚刚好。表面的平谥含义给足了高帝面子,毕竟这也是高帝晚年封赐的功侯,若是一无是处,那不是骂高帝吗?而这个谥号内含的贬义,才是真正属于当时汉庭诸臣对于孙赤的态度,即,一个无功又晚死的人。
但其实,对于孙赤来说,既然高帝刘邦能够再次封赐其为列侯,那就说明孙赤最后还是取得了刘邦的原谅。所以,死后如何,真的不重要了,毕竟当年的孙赤,可是真的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
千古艰难唯一死,奈何世人又偏偏喜欢忠烈,可真要是到那一步,世人又有多少能轻易做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