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崔律阅读营·Day37-6.3 日志】
这是2019年5月29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关系力 ·《关系力》6.3 朋友圈分类” 的学习日志。
1.【收获】我今日的收获:
1)回顾了6.2 关注他人的事、关注他人的人的知识点;
2)今日内容
今天学习的是《关系力》第4章的内容。从小标题可以看到片段主旨,即把你的朋友圈分成ABC。A类是坚定拥护者;B类是大概的支持者;C类是有希望的支持者。这给了我们一个分类自己的朋友圈的新的工具。
崔律的拓展:A类的肯定支持我们是客观情况。B类的我们认为能支持我们是我们的主观想法。C类的不确定但有希望支持我们属于我们的愿望。
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分类标准,将朋友圈分为ABC类;将B类人变为A类人,将C类人变为B类人。
2.【复盘】我昨日的阅读理解VS崔律的讲解:
我的亮点:
比较有条理,找到了所有A、B、C类的要点。
崔律的亮点:
1)对大家容易犯错的地方进行答疑。比如到底是分成ABCD类还是ABC类,从原文标题可以看到是ABC类,D类不属于朋友圈。
2)从主观、客观、愿望对A、B、C进行了分类基准的拓展,很有意思,之前没想到过这个角度。
我要改善的点:
从小标题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不要偏离作者的原意。
给崔律的建议:
无
3.【实践】我对今日课的实践:
【过去】过去我是如何分类朋友圈的?
——答:目前微信是主要的联络工具。在微信中我是按照同事、同学、学生、活动伙伴等进行分类的,使用的是标签的功能。
在记录人际交往记录时,设置了小类,是按照中国朋友、外国朋友、社群陪伴、家庭温暖、同事交往、异性交往进行分类的。
【计划】接下来我打算如何分类朋友圈,如何应用今天所学的ABC类?
——答:有点不确定,打算先去小打卡看看大家的实践情况,梳理出操作方法,然后再制定计划,开始整理。
4.《六度人脉》vs《关系力》的文风(阅读者的感受):
两本书中崔律选择的片段都比较简单易懂。
就目前看到的6.1-6.3的三个片段来说,感觉《关系力》的作者的逻辑更清晰,比如四象限测试关系型人格,比如ABC三分法,比如关注他人>关注自己。
此外,《六度人脉》从陌生人到其中有共同链接的朋友的朋友,到布局人脉,再到提升自己的价值,展示优势吸引关系,感觉侧重点在陌生人,不同类型的陌生人;而《关系力》侧重点在了解自己、从新的维度认识自己,从新的维度认识自己已有的朋友圈,如何改变朋友圈中朋友的类别等。
5.【预习】我的阅读理解:
《关系力》预习:6.4 建立:三个层面打造人脉圈
交流的三个层面
KT,一名很成功的辩护律师。
KT说过,我们一般从三个层面进行交流。第一个层面是表层。比如说你每周在杂货店遇到的收银员,你们之间礼貌性地谈论热点话题。KT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他在第一层面交流的例子是,他参加交谊会时,经常逗人大笑。他很喜欢这么做,至于分享的内容完全是很浅显的。”
第二个层面与我们的职业生活相关。KT第二层面的例子是关于他的职业模式。和别人一样,他也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KT从第二层面与他人交流时会感觉很自在。我们从第二个层面进行交流时,就能建立业务关系而非个人关系。我们要经常从第二个层面与众人交流,这么做也比较合适。
但是做到第三个层面,会有好事发生:从这一层面进行交流时,我们就能建立人脉关系。第三层面是我们的透明层面、真实层面。这一层面是道出内心真实的声音。正如KT所说,这就是要指出房间里的粉红大象——即你明明知道却不愿说的事。你最好指出来,因为大多数人都看到了粉红大象。我们从这一层面交流时,能与他人建立个人关系是因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诚实的、坦诚的、真实的自己。这一层面在于对好朋友承认是自己将事情搞砸了,并请求他们的原谅。他们听到我们是从这一层面说话时,他们也会产生共鸣,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粉红色大象’。从第三层面交流能让我们在职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建立关系。我们的透明和真实会赋予我们力量,每次想到时都会让人变得坚强。”
KT成功的关键在于,他能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收入层次以及不同种族的陪审团成员建立关系。
5.1 交流的三个层面
1)第一层-表层:
聊天内容:礼貌性的谈论热点话题,分享内容非常浅显。
态度:礼貌地寒暄。
比如,与便利店、超市遇到的收银员攀谈,与出租车司机攀谈。
【问】这个与《六度人脉》中三类陌生人中的纯粹的陌生人有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吗?
【答】
相同点:交流的话题比较浅显,不涉及个人生活、个人情感等深层话题,即使交流职业内容,可能也只是做什么工作等。
不同点:
两者分类标准不同。《关系力》的这个是交流的第一层-表层,主要是交流的内容/话题、坦露的深度,是针对话题/内容进行分类的;而《六度人脉》是对陌生人——人进行区分。
此外,针对的交流对象不完全相同。从本片段可以看到,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杂货店遇到的收银员,这个类似《六度人脉》的纯粹的陌生人,但是另一个例子——交谊会上逗人大笑。推测交谊会应该是有共同点或共同链接的陌生人或者有点熟悉的朋友吧。
2)第二层-职业相关层
聊天内容:职业相关的内容,可以帮我们建立业务关系而非个人关系。属于比较常见的交流层。
态度:感觉很自在。
3)第三层-透明及真实层:
聊天内容:说出内心真实的声音,说出你明明知道却不愿意说的事情,引起对方的共鸣,能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建立人脉关系,也能赋予我们力量。
态度:坦诚、勇敢。
5.2 知识点链接
【问】这里的交流的三个层面与前面的朋友圈分为ABC类有什么关系呢?
【推测】
A类朋友以第三层透明及真实层和第二层职业相关层的交流为主,双方建立了稳固的人脉关系。
B类朋友以第二层-职业相关层的交流为主,有部分第3层交流,双方有业务关系,但是私人关系比较弱。
感觉C类朋友可能也是第2层、第1层交流为主,几乎没有第3层交流,所以双方业务关系和私人关系都比较薄弱。
5.3 如何应用?
小标题是用交流的三个层面来打造人脉圈,也就是针对不同的朋友使用不同层面的交流。
如果想让C类朋友变为B类朋友,或者让B类朋友变为A类朋友,是否需要让交流的层面从第一层往第二层、第二层往第三层拓展?
6.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无
7.任何想说的话:
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