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圈里的乐音
外婆有话说
音乐,由简简单单的几个音符组成,却展现了它奇特多彩的个性,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古人对音乐的论述曰“通神明”,能“人气相接”,“动荡血脉,疏通精神”。我国古代名医朱震曾说过:“乐者,亦为药也。” “七情致病”是大家都知道的原理。
庆幸的是,我的朋友圈中,音乐成为带给我快乐的元素。
我的朋友何大姐每天清晨,都会在朋友圈中发一支晨曲。这些乐曲中大多以轻柔宁静旋律开始,描绘出黎明时分红日即将破云而出时,大地的清新宁静,万事万物似乎都屏息静气恭候世间主宰的驾临。乐曲主题清新宁静,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出现,互相呼应,仿佛是鸟儿们在森林中应答的回声,弦乐加入进来,强奏主题,渲染太阳跃出云层,曙光瞬间把天空染得绚烂夺目。曲平静下来,象征狩猎号角的法国号和长笛、双簧管模仿的鸟叫声从远方传来,若隐若现,森林和大地又归于寂静。每每听到这些晨曲,总能感觉到它们宁静致远的魅力。乐曲里呈现的不再只是旋律,而是一幅幅清新怡人的图画: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透过雾霭,斑驳地洒向大地,露珠在小草上跳跃,鸟儿在树梢呢喃……
我的朋友刘女士每天清晨,都会在朋友圈中发一支她练手风琴的曲子和临帖的小篆。曲子不长,也还不是那么婉转;字尚缺少笔墨上的技法处理和功力铺垫。但一个年近七旬的女人,一个气宇轩昂、 英姿飒爽的退休干警,每天既要“研究孙”,还有下厨,一日复一日的坚持自己所爱,难能可贵!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我的朋友雅书今年75岁,上老年大学声乐班5年了,在全民K歌中亮嗓已是常态。她不仅唱老歌,也唱流行歌曲,时尚着呢。微信里的歌声,让我感到歌声不仅可以用余音袅袅、洋洋盈耳、珠圆玉润等等的词汇去形容,重要的是它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内在情趣和精神状态。让我感受一种音乐悠扬,心情透明,灵魂飞舞的美感。
过去好长一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几乎每天都会给我发送各种音乐会的演奏,特别是古典音乐的曲目。启蒙我懂得古典音乐的深邃、智慧,不是指旋律复杂或者技巧精湛,而是说它承载着人类普遍的情感和哲思。比如,莫扎特音乐中强烈的幸福感、贝多芬对人类精神的赞颂与歌唱,还有柴可夫斯基对下层人民的理解与悲悯……
我聆听朋友圈中的乐音,知悉朋友的生活状态,从她们传递给我的音乐信息中获取营养,在欣赏音乐中舒心放松,获得美的感受。这何尝不是一种友谊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