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已经听完两遍了,本来是想每课写一些学习心得。感觉还是不太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只解读积极心理学会很无趣,要给积极心理学找一个对手,精神分析心理学。让不同的心理学的观点碰撞起来才有意思。不同心理学派观点的碰撞。会让自己的心灵跟随着这份观点的碰撞,在渐渐地成长。
我先不谈积极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不同,我想先来,假想一下TAL和武志红老师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Tal每周都会有抽出固定的时间来锻炼身体,积极的备课,在课堂上讲述分享着自己喜欢的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冥想,热爱阅读,写日记,把内心对于生活的感恩之情记录一下。拿出来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家人。
会把一些他觉得有价值的思考写下来,汇集到一起,编订成书,让更多的人受益。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件让人幸福的事。学生们都很喜欢他,因为在他的身上散发着沉稳,自信,热情。而这份沉稳,自信,热情能感染他的学生们,给学生们带来温暖与自信。
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让平庸孩子变的优秀,让优秀的孩子变得卓越。
由此来说,老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
武志红老师的生活方式大致与tal相似,不同的是职业。tal职业是老师。面对是哈佛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可以说是最聪明的,最幸运的一群学生。积极心理学像是一双翅膀,让他们飞的更高,更远。让他们更有信心的去改变世界,改变世界这样的话,听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你会说武志红也是老师,是的。但是武志红首先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其次才是老师。
一个很细微的差别,让我有一个联想,武志红老师是给病人医病的先生。tal也像是一个医病的先生不同的是tal会给正常的人注射一剂预防针。让你的心理抵抗力变的更强大。
如果病的不重的话,tal给你打了一针也有治愈的可能。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给人们的都是些常识性的习惯,很普通,很常识。
可是,将这份普通的常识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中去,你会发现常识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常识因为常见,因而被人视而不见。
常识与底层逻辑这个词很类似,我又要开始偷换概念了,在得到混了也快一年了,如果说真的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学会,欣赏常识的美,并尊重重视常识,欣赏底层逻辑的美,并尊重重视底层逻辑。当然这常识是要打上引号,更准确的说是在得到的专栏主理人看起来,是些常识性的问题。由专栏老师又重新的深入的解读了一遍。其中一个原因是专栏主理人都是各行业的精英。对是干出来的精英,不是靠嘴说出来的精英,才有资格在得到平台上布道。
他们是那么说的也是那么干的。所以他们是真精英。
一个很重要的体会,一种语言体系的表达方式的背后,是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背后是一套思维方式。
道理还是那个道理,都是你知道的。所不同的地方只是,你可能知道没有那么的全面,细致。
题又跑远了,拉回来。
武志红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所对面的客户是什么样的人?
而什么样的人会去主动去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心理问题,或者说心理压力,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大到一定程度,靠自己的内心化解不了。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才会主动的或是被动的去找心理医生。
以武志红老师在专栏分享的案例来说其“客户”有以下三个特点。
有钱,有闲,有意识。
别看只有这三点,就能筛掉很多人。被筛掉的人也会有心理问题,这个专栏弥补了,帮助了被筛掉的一群人。从结果上看无疑是成功的。17万的订阅量已经说明了问题,很多人也是认为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或者说,不是那么的健康。不是吗?大部分的课程我也听了,我承认自己的心理也不是那么的健康。
武志红老师借由与“客户”的交流深入到“客户”的内心,并引领着客户看到,体会到心结。
帮客户找到心结,启发客户打开心结。这是心理咨询师要做的工作。
心结只有客户自己能打开,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常常是你的心理问题,疗愈后你也能成为半个心理学家。
了解自己,解读他人是人的一种天性。而精神分析心理学提供了方法论和相应的路径。
武志红老师说过心理咨询师是不能通过自学来完成。这一点我是认同的,解读自己未必客观。解读他人是建立在足够的信任上,让人打开心门要靠沟通交流来达成。
Tal所讲积极心理学的问题和武志红老师所讲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有差异之处和相同之处。
相同之处有我实现,关系,冥想,思维与身体的关系。都借用了佛学的理论等等。两者的相同之处大于差异。两者有很大的互补性,这也是我什么会对积极心理学,那么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两者有没有本质的不同,武志红老师所代表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在对“客户”精神进行分析。找到客户的心结。逻辑之严密让人折服。
武志红老师对于原生家庭这个理论情有独钟,在其分享的案例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呈现出来。
说句题外话,心理咨询师要充当“客户”的容器,会接受到客户的坏。是容器就会满,为了不让自己这个容器满,心理咨询师通常都会有自己的咨询师。
tal所代表的积极心理学则侧重于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问出积极的问题是积极心理的一个法门。因为积极的问题是积极的结论的起点与终点。
简单的论述一下tal关于自尊的观点。
自尊分为三种,依赖型自尊,独立型自尊,超然型自尊。
依赖型自尊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找到自我的存在感。
独立型自尊不依赖他人的评价,找到自我的存在感。而是以自我的评价来得到自我的存在感。
超然型自尊即不依赖于他人的评价体系,也不依赖于自我的评价体系,我的存在不需要证明。也不需要被证明。自成一个体系,有没有佛学所说无我的味道呢?
这三种自尊关系是渐进性的,不能从依赖型自尊,跨越到超然性自尊。
依赖型自尊与独型自尊不对立,不是黑非即白的关系。相反的它们是共同存在的。没有上下高低之分。如同超然型自尊,也不天然的比独立型自尊高。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呢?
给依赖型自尊,独立型自尊,超然型自尊三者个作个类比就很好理解这个问题了,就如过去,现在,将来,与生俱来的天然存在。
人的思绪,停留在过去是念旧。把思绪,停留在现在是正念。把思绪,停留在未来是希望。
你能说出思绪停留在哪个空间更好吗?
是不是很难选择呢?
虽然我偏向把思绪停留在现在,让自己处于正念的一种状态之下,问题是心里越是这么想,思绪会不由自主的停留在过去,停留在将来。将思绪只停留在一个空间,停留在一个状态之下是很有挑战的事。也可以说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事情。
同理人的自尊的飘忽不定,游走在依赖自尊,独立自尊,超然自尊之间徘徊不定。
有意识去调整,自尊所处的状态,如同有思绪的调整,让思绪停留在此刻正念的空间,状态之下一样。
那么自尊的稳定性就变的很重要。
自尊的稳定性,带来自我的完整性,而自我的完整性带来一个更好的自己。
只站在一个角度去谈了就一下自尊,tal在课程里有着详细精彩的论述,在23课中。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石是意识与潜意识理论。
对于意识与潜意识解释可谓百花争鸣。
《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这本书有一个观点,意识与潜意识像两条并行的火车,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
意识与潜意识本来就是一体的,而人们为了方便解释人的心理活动。硬生生的把意识与潜意识一分为二。分开也就真的就分开了,变成了最常用的心理学概念。被广泛的使用。
这个说法是我自己的,因为记不住他的原话,也不想去引用原文。上面的说法是我脑补的结果。
由于脑科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潜意识与意识概念得到了完善,得到了验证,让一个看起没有答案的问题,也找到了科学的答案。
还是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人为会找心理咨询师的寻求帮助?
因为人需要找到一个理由,找到一个理由人的心理就安稳了。这和人在遇到困难会去找算命先生的道理是一样的。要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这个理由的真与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解释。
积极心理学也给了你答案。而那些答案。要你亲身去行动,去体验。
心理学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让人去探寻,找到每个人独特的答案。这是心理学最有魅力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