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个培训班上,讲课老师讲了一个教学故事:历史老师在讲古代四大发明,讲到蔡伦发明造纸术的时候,一位孩子举手提问:在蔡伦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擦屁股的?如果你是历史老师,你怎么办?
培训班上的较多人认为要让孩子们展开讨论,说说大家的想法。一则表示对孩子的尊重,二则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三则反映孩子认识的多元和个性。这样不仅体现了新课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孩子的思维。
教学过程之中,当孩子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的时候,常常是课堂资源生成的节点,如果启发得当就有可能奠定孩子发展的基础,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可能会产生一个个爱因斯坦和牛顿。所以,鼓励、爱护、发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这是教育的常识。
那么,是不是要在课堂上组织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呢?
我的回答是:NO。
不论这个孩子的灵感思维是否瞬间性的疑问或调侃,至少可以说明这个孩子特别好问,是值得肯定的学习动机。可是,他的问题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产生兴趣呢,大家是否都愿意介入到讨论的话题呢,这个问题的讨论会不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有意义的教学效果呢。
教师如果中断教学过程让大家一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表面上是一种“尊重”的教学态度,其实质却是另一种“绑架”行为,同样是不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
其一,个别孩子的问题并不一定让每个孩子都感兴趣。因为某一个孩子的兴趣而牺牲了所有孩子的学习时间,让某个孩子的兴趣替代全体孩子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怎么说也不是一种适合的教学。
其二,组织讨论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满足孩子的兴趣吗。虽然可以激发大家的情绪,打开孩子的脑洞,但是远离了教学内容让孩子进行胡乱猜测,仅仅是满足了主观上的畅所欲言。
其三,面对这个问题,教师也毫无资源准备。教师自己知道,不让孩子讨论是不民主不尊重,让孩子讨论是无厘头无结果。“嘴上谈兵”之后到底应该怎么办,价值定位在哪里,不得而知。
怎么办?
讲课教师认为,这个问题应该让孩子来讨论,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个有着相当分量的考古问题。理由是,这个孩子的老爸是一个考古专家,当孩子问老爸的时候,老爸当时也是无言以对。后来孩子的老爸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考古,写出了3万多字的考古论文,弥补了考古之中的一个空白。
我不明白讲课老师的立论依据到底是什么,难道因为考古学家的考古论文有价值吗。让孩子进入兴趣研究甚至科学研究,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毕竟有着很大的区别。孩子的兴趣也许可以奠定未来科学家的底子,需要我们以尊重的态度去发现和发展,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都能发展成科学成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不能不管孩子的天性,不能不理孩子的异想天开。但是,如何及时地把握时机,如何合理地启发引导,这才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遇到文首的问题,不妨可以这样来应对:孩子,你的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研究过,但我觉得可能会有相当的研究价值,课后我们可以问问其他孩子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兴趣,我们组织成一个课外兴趣小组一起去查阅资料,我还可以介绍你们和某某专家一起求证,取得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希望我们通过努力能研究出一个较好的结果。这种处理方式既保护这个孩子的好奇心,也鼓励大家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
我坚定地认为,组织讨论貌似“尊重”,其实是一种“绑架”行为。我们反对因为照顾大多数而放弃个别化的教学倾向,因为这样压抑和压制了孩子的学习天性;但是我们也反对因为个别化的兴趣特长而强制拽入其他孩子去陪读陪问和陪讨论,因为这样侵犯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权利,是另一种师道尊严的表现。
真正的个性化教学必然是一种适合的教学。
写于2017.8.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