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和HR聊天了,突然有些想念她,不知道她在做什么。拿起手机给她发了一条信息问候一下。
我说要去看她的时候,她显得可兴奋,不愧是多年的老友。
她还在学校写论文,论文的进展很慢,估计明年夏天答辩了,安徽大学的对外汉语专业是三年制的。估计过不了多久,浙江师范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会变成三年制。
“你找到工作了吗?”这是我们临近毕业的学生老生常谈的话题。
“嗯,就在金华。”对于我的工作,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知道现在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因为我已经是成年人了,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什么工作?”
“老师。”自从读了研究生以后,我觉得我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了。大学本科的时候,我是不太愿意去做老师的,总想去公司里去混个一两年。毕业了,突然发现现实残酷地让自己无从选择。
“学校里吗?还是教育机构?”
“私立学校。”关于学校,我没有太在意是公立还是私立,除了工作量和编制的问题,好像也没什么差别,公立学校有的待遇私立学校也能给。但是我对教育机构没有太多的好感,之前看得招聘信息,教育机构给的工资太低,工作量也不会比私立学校少,而且本身它也是一个营利性的机构,所以找工作我一直是回避教育机构的。
“老师挺好的,我也想找老师的工作。”女生大多都会选择教师行业吧,而且也是父母希望的职业。
“对外汉语老师的工资太低了。”我抱怨。十月份的时候,我曾和我们班HY参加了上海的第一届对外汉语专业招聘会。在招聘会现场,来招聘的单位大多是教育机构,全职工资只有七八千的样子,要的人数也不多,大多数机构都只想要兼职,兼职每个小时只用付50元的报酬就好了,还不用付五险一金什么的,节省开支;在招聘会上也看到了两三家高校,但是他们想要博士,特看不上我们这些小硕士,除此之外,也是想要兼职教师。
去招聘会之前,我是很想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想学有所用,把祖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出去,但是参加完这场招聘会以后,我彻底打消了我的这个念头,我觉得为了生存我还是去做一个人民教师吧,把我的青春贡献给国内的孩子好了。
“我都没见到对外汉语老师的工作,我不想出国了,总觉得出国不是长久之计。”HR又说。
“发现出去一年也没挣多少钱。”仔细算下来,还不如国内私立学校挣的多,在外面还吃了那么多苦。
“是的,回来之后就被我花完了,花的特别快。公派老师也就那样,而且出国久了跟国内脱节太严重,也没编制啥的。汉办也什么都不管,回来之后也还是要面临就业问题。”对于我们这个专业,出去过的人都能说出它的一些列弊病。
“所以还是静静地等待毕业,然后在国内找个稳定的工作吧。”
对于这一点,我们的看法倒是一致,出去跑了两年,外面是怎样的世界,大概也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剩下的就交给以后的旅游来感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