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重要的不是对错,而是你的感受想法️️️️️️️️️
说到【情绪】,很多人的反应都是追求积极正面情绪,及早摆脱消极负面情绪。但是情绪——无论积极还是消极,本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个人对生活事实的反应和感受。我们需要积极感受,也需要消极感受,两者同样重要!
【情绪】是流动性很强的磁场,父母的正面情绪可以通过交流沟通等有声语言传达给孩子,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传达,使家庭融入在一片暖意温馨的氛围中,形成良性循环。同样的,负面情绪也可以通过交流传导,如果父母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没有感知和处理,而任由负面情绪冲击,还没有情绪处理能力的孩子,让不加处理的情绪垃圾埋没孩子,那么整个家庭氛围必然是剑拔弩张的,也会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人生存的意义之一是获得快乐❤️,那么情绪一定是终极课题之一面对负面情绪,我们家长该如何做呢?其实只需123步即可调整情绪,疏导情绪,与负面情绪和平共处。
第①步,感知并读懂自己的情绪。
首先要能够感知自己的情绪,这一步是艰难但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处理、改善情绪化的行为,是因为在觉知到自己有负面,带伤害性的情绪前,就做出了伤人伤己的行为和语言。所以,不妨时时感知自己的内心,感知自己的情绪,一旦情绪由平和转为激烈,就立刻停下来问问自己现在是什么情绪——愤怒,悲伤,难受,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描述自己此刻的情绪。也许第一二次依然会在行为后才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只要自己有这种感知意愿,就会常用常新,越来越得心应手,对自己情绪波动的感知越来越敏感。
接着,问问自己因为什么事情会有这种情绪。这个问题会让我们找到自己内心真正在乎的因素。问自己多了,会对自己有更多了解,问孩子多了,会对孩子在乎的有更多了解。尊重和珍视孩子在乎的,才会让父母与孩子更亲密。但也有时候,我们的情绪来源于我们不合理的事实解读推测,让我们有负面消极情绪的往往不是发生的事实,而是自己对这个事实的解读。事实与情绪之间,永远有解读和想法的空间,转变自己的想法、解读、注意点、关注点,就可以转变情绪,进而转变自己的应对行为。
让我们有情绪的往往不是那件事实,而是我们对事实的解读第②步,接纳自己的情绪。
曾经在一本书上度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幻想去控制你的人生,但不要幻想你能控制情绪。”按照语境行为科学的研究,情绪和其他的内心感受,都是无法完全控制的。即使能短期内控制,也难以持久。我们无法改变,不如接纳。就像失眠时,越是给自己压力要睡着,就越睡不着,在接受自己失眠的心态下,反而能入睡了。
利用正念,不加评判的接受自己的情绪。即允许自己出现这样的情绪,并且接受它会留存一段时间的可能。接纳即承认并允许存在。
如果我不能改变一件事,接纳它,才能绕过它。第③步,转化自己的情绪。
在接纳情绪后,我们的部分负面情绪就会消散了,如果没有,也没关系,接纳它在与不在。然后我们转移自己注意力,转化情绪。转化情绪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比如,运动、呼吸、舞蹈、静心。方法很多,关键去做,给孩子做好榜样,先把自己的情绪转化好,才能帮助孩子转化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