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对南京大学丁帆教授讲座的胡乱点评
南京大学丁帆教授讲座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wCFUVJlNgXcss4ywKBKhJQ
讲得不错,点赞。但是当今学者,(如果老韩本人也算学者那就包括本人),都喜欢面向大众,做这种“口水”讲座。是的,就是“口水”。回头仔细阅读丁帆讲座,学术含金量微乎其微,甚至大部分言论类似餐桌的随口闲聊。论证、论据也弱得很,观点、结论倒是处处惊人。只要您对作为现代当代文学不隔膜,稍有了解,大言不惭地说,您可能讲得不一定比丁教授差太多。丁帆教授能列举中国当代文学的十个现象,而您稍微思索、翻翻书,归纳一下,您大体也可能列举十二个现状。而且,不会与丁帆教授列举的现象重复一个。因为,没有耐性的听众、庸众绝无半分钟耐心,去听讲座人展开详细的有论有据的论证,那太枯燥乏味了。既然不论证,那当然就好列举。
第一,“口水”讲座,很有剧场效果,现场掌声连连,然后文字被朋友圈转发、点赞。学者本人因此很满足,很有成就感,并且舒服得不得了。
第二,学者显示出,比庸众有更锐利的眼光,有更智慧的大脑,智力更优越。因而,学者本人优越感顿生,俨然文化大师状。
第三,学者从此就乐此不疲,不断抛头露面,到处作“口水”讲座,就再也没有耐心耐性,苦坐书斋,静心作学问,写扎扎实实的学术著作了。几年后回头看,留下的竟然基本是这样的“口水”。
第四,学者对此类的“口水” 讲座乐此不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样的讲座太有诱惑力:一,有高报酬,一场“口水” 讲座,酬金大概几千不等,有的可能上万。而写一篇扎扎实实的论文,稿酬大概只有几百。只有特别优秀的、出类拔萃的论文,在获得额外奖励的情况下,才可能获得几千奖金。获得上万的情况,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一场“口水”讲座的酬金,是一篇论文收入的几倍,极个别情况可能是十倍。 当然我没有说,教授其实另外有几十万的科研基金。这种情况下,讲座人,对参与“口水” 讲座,当然十分有成就感。二,“口水” 报告,现场有镁光灯,有拍照,有录像,有记者采访,有后续报道,更有成千上万观众热切的目光和掌声连连。而论文的写作、发表、被阅读,却是极其枯燥,甚至极其死寂的,有的论文的读者最多不过几十几百,有上千的读者的情况就很少了。
于是,社会媒体上,微信朋友圈里,多了一位星光闪闪的“学术明星” ,而学术圈里,却少了一位耐得住寂寞、成果丰硕的真的学者。
我的本篇小文,结论是什么呢?结论不是丁帆教授水平差,而是,学者都是人,人都有巨大到让人不可抗拒的缺点,那就是抵御诱惑力的意志力很弱;而学术素质相当强,抵御诱惑的意志力却相对较弱的人,可能成不了好学者。
所以,如此的“口水”讲座,其实是一柄温柔之剑,把一位可能十分优秀的学者,温柔地杀死于温柔之乡。老韩点评并自省如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