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对于同一件事儿,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意见,“不敢苟同”或者难以“强求一律”的情况,所在多有。所以,我们要提倡“有事多商量”。有商有量,最起码的,就要先学一学怎么说“不”。否则,社会难免会有“走偏峰”的味道。
说“不”,有很多种说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截了当、“态度鲜明”地说“不”。这个办法,简单是简单,但不容易说服人,因为这个“不”字就像是划出了“楚河汉界”,一下子就有点“打仗”的架式了。
那么,“不”,还有其它的说法吗?其实,挡球还不如“接球”,效果肯定要比“不字一出口、怒目相对视”的对立情形要好得多。有的人满以为自己说的对,自己的想法有理,其实倒是糊涂荒唐,你直接指着他的鼻子说他“荒唐”,他反而越说越来劲,越说越“有理”了。
如果你先接他的话头,顺着他的意思问下去,很快那个“荒唐”就会自动暴露出来。如果那人是爽快人,他就会爽快认错;如果不那么爽快,他会“王顾左右而言他”,那也算一种尴尬的“认账”吧。如果还要强辞夺理,那最后也总会选择一个“冠冕堂皇”的“理”,落荒而去。这个“理”背负在他身上,也算对他是一个“教育”吧。同时,你也可以反过来,明白社会上还有这样的想法,琢磨琢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实情实况”吧,为我所用,由负而正,何乐而不为?
其实,学会好好地说“不”,从小的教育还真少不了。现在常常听到有小孩“诉苦”今天在学校被人骂了、甚至被人打了,有的家长就会迫不急待地“教育”道:你一定要骂还他、打还他,否则以后怎么得了;社会上有形无形之间,也往往倾向于“以怨报怨”,如果是以德报怨,不是被认为有点“乡愿”的意思,就是被看作无能。总之,先用一个响亮、冰冷的“不”字,把自己的“强”给支撑起来,至于其中的是非曲直、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倒是放在其次,甚至也不究其详了。
“挡球”,谁都会;只有善于“接球”,才是好教育的好结果。记得一位当代的文史大家曾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是讲究“弱德”的,不主张单凭强硬、强力、剑拔弩张来解决问题。比如《孟子》开首的“梁惠王”上下两篇,大家都很熟悉。孟子与梁惠王,还有齐宣王之间,你来我去,一问一对,很是精彩。翻检了一下,孟子在对答的时候,直接说“不”的时候很少,不大说“非也”等等的硬话,而是常常对之以“可”、“无以异”。但是最后,齐宣王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等于是达到了说“不”的效果。
如今,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太多“不字来、不字去”的交锋,有时候还根本没有听清别人的话,没有理解完全别人的意思,就已经“义无反顾”地拦球,“不对”、“不是的”之类的嗓音十分尖锐。其实,人际之间,应先学会倾听,然后再说自己的话,有时甚至“先接受、后批评”。这就是“接球法”。你先要把别人的球接过来,在你手里运一下球,再把球回传别人。这个球是他的,也是你的。这不很好吗?你看一看中外的智慧者,孔子、孟子和苏格拉底等,哪一个不是“接球”的高手?别人说你“搭便车”,你说欢迎大家来“搭便车”,共同发展有何不好,这个境界就不一样了。
这种人际间的互动,没有一个简单的“不”字那样的生硬。远离生硬,其实就是拆解社会的“独木桥”。就像教育改革,用“立交桥”来拆解高考的“独木桥”,是一个道理。独木桥少一点,才能“有事多商量”。
(发表于2014年客户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