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死了一只羊》是万玛才旦执导的第六部电影作品,在这部影片中,万玛继续以不动声色的描述,冷静客观的姿态,继续书写他藏地普通而平凡的故事。不同的是从以往对现代文明与藏地宗教文化对峙与冲突中转向了更多人性的思考,从人性角度探讨了一个关于慈悲与救赎的故事。
一 从藏地色彩转向世俗生活
无论古往今来的经典作品,还是我们所了解到的藏族文化,都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正如万玛才旦曾说,“经常有一些人用文字和影像的方式,讲述我故乡的故事。这些使我的故乡一直以来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神秘面纱。一种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与荒蛮之地的感觉。”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很难看到藏地那充满神秘的文化符号,有的只是生活的常有的景象:城镇,茶馆,商贩,情人,烟火气息十足,主人公也褪去了传统的宗教文化色彩,主人公们可以复仇,可以抽烟喝酒,约会情人。从而真正的使这部作品从对藏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描写的狭窄范围转向了世俗中最普通的生活。
一.荒诞与美的意象
这部影片充满了荒诞与魔幻现实主义的鲜明色彩,不管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人物形象,影响风格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渗透肌理的荒诞与矛盾冲撞的美。
《撞死了一只羊》 开头便是空旷蛮荒的原野,灰白的天空下挂着烈日,横亘尽头马路上行驶着一辆孤独的卡车,四周寂寥无人, 只有秃鹰掠过天空,这些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荒诞,疏离,迷乱的视觉意境,整个镜头给人一种时空的混沌感和充满原始的生命气息。
除此之外,主人公们形象设置也体现了矛盾与荒诞,一个司机,一个杀手,同名为金巴。司机金巴既有传统虔诚与慈悲的一面,他相信命运与轮回,敬畏生灵,在他撞死了一只羊之后,请僧人为羊超度诵经和天葬。同样他又有世俗的一面,他可以开车抽烟喝酒,也可以约会情人,他可以为被撞死的羊超度,同时又在消费一支新的羊,他一方面在宗教的世界里遵循着信仰,另一方面又很容易回到世俗,他可以是慈悲与信仰的,也可以是庸俗的。而杀手金巴则是一个极富“复仇”信念感的人,但在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仇人后,看到仇人的妻子和孩子不忍心,便哭泣着离去了,生活的唯一信仰-复仇的执念就这样被潜伏内心的柔软和慈悲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情节的意外性与主人公形象设置的矛盾性给整部影片也奠定了一种错落而荒诞的美感。
正如万玛所说,“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可能就是一种荒诞和无常的感觉。”正是这种荒诞与无常的感觉,让一切不合理的存在显得合理,也让一切皆有可能。
三 入梦与救赎的主题之思
“如果我告诉你我的梦,也许你会遗忘它,如果我让你进入我的梦,那么也会成为你的梦。”这是导演带领我们破译影片的叙事密码,整个电影以三重的影像相交织 ,有叙述者讲述的故事,回忆,以及司机金巴的梦。彩色,黑白,金黄三种色调形成了光影的层次感和意境美,也营造了一种疏离现实的梦幻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超现实的寓言式的故事。
金巴在藏语中意为“施舍”的意思,而影片中两个金巴不同的身份与形象,就这样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相遇而紧密地相联系。司机金巴撞羊是整个影片起点,也是生命轮回的起点,两个金巴相遇则是影片最后入梦的因。司机金巴追随着杀手金巴来到了相同的客栈,坐在了相同的位置,面对着风情万种的老板娘,杀手打探着杀父仇人的下落,司机金巴探听着杀手的下落,司机金巴从窗户看到了杀手,听着老板娘的讲述,想象着杀手离开的场景。此时此刻电影在这里以回忆与现实相交,这是入梦的开始,也是两个金巴精神世界开始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的时候。
仇家玛扎每日念经,忏悔是为了自我救赎,杀手的离去也让他没有获得真正的解脱,他仍然要在这个世界上痛苦活着。杀手哭泣离去是因为看到幼小的生命,就如同看到曾经的自己,于是不忍看到生命相残的代代相传,他会放下吗?或许他也没有得到救赎,因为他心中的执念并没有完全消除。
因此在影片最后,司机金巴离开了客栈,轮胎爆了,他的车停在了撞羊的起点,因果还未了结,他在沉睡中苏醒回来,一切皆是梦,却又那么真实。热辣辣的太阳让人头晕目眩,慢镜头的画面下,他成了康巴杀手,而藏语版《我的太阳》伴随着他将刀刺向仇家,而把整个影片的荒诞推向了高潮。司机金巴已和杀手互为一体了,司机金巴替杀手复了仇,完成了仇家的赎罪心理,也完成了杀手的执念,他也完成了自我解脱,他们都圆满了。
结语
这是一个复仇和救赎的故事,超现实与荒诞色彩下,褪去神秘的藏地文化与宗教色彩,万玛观照了普通人性中的执念,宽容和慈悲,当一个人意识到他可以救赎别人,他就充满了善良,当他救赎了别人,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也救赎了自己,或许这就是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