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鹘行
唐·杜甫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乃知画师妙,巧刮造化窟。
写作神骏姿,充君眼中物。
乌鹊满樛①枝,轩然恐其出。
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
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
注释:
①樛:树木弯曲、下垂。
赏析:
工部一生题画、咏画之诗作凡二十余首,首首有妙谛,画鹘之诗,融心融神,最妙。
全诗句句摹鹘,以鹘言事,笔不离画,却又以画鹘生发无限情致,以为托寄,韵味委实悠长。
首句“见生鹘”之“生”,有栩栩之意,一字之妙,尽传鹘之鲜活妙态。“动秋骨”之“动”尽言飒爽。及后两联,“初惊”“何得”“乃知”皆从“飒爽”句中跳脱而出,三转三奇,层层跌宕,倍言其真。
及后“乌鹊”“轩然”二句,以乌鹊恐鹘出、簌簌惊飞的情景从侧面烘托出了画鹘的逼真生动。“侧脑看青霄”“人寰可超越”更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将画韵延转,传鹘之神。鹘是自由的,它没有被束缚,它可以高飞,却没有飞,只因众禽也能飞,它不愿与众禽并伍,甚至因此,甘愿被埋没,甘愿放弃“峥嵘”“乾坤”,独守一片“萧瑟”的画纸“粉墨”。这些,明是画鹘,实则也是在摹人,是诗人在言自身的品性高标与进退两难的处境。“缅思”“顾步”之语,与其说是在传鹘之情态,倒不如说是传人之情态。统揽此诗,画中有鹘、鹘中有人、人悟其画,主客观之神思共融共通,不独拓开了画之意境,更添画之深广,悠悠品之,尤觉佳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