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说,以后她喜欢的男生应该是很幽默的,当然女生朋友也一样,因为她就喜欢跟说话有意思的人聊天,即使这个人不高大威猛也不帅气逼人,但是只要几句话能把她逗笑了,她就愿意跟对方接触,而且她希望自己也能够幽默有趣,这样别人也能更喜欢她,她也会更喜欢自己。
我生了一个多么正常的女儿,她喜欢能够给她带来快乐的人,这说明大概率长大以后她也会很快乐。其实“幽默”这个词是一个相当高端的词语,怎么来形容呢?就是说它是人的精神层次上想要追求的东西。在西方发达国家,幽默感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和认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是在国内,幽默却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人的精神追求是在保证了物质需求之后才会出现的,还在想着怎么吃饭,哪有心思幽默,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少了物质上匮乏,思想也开放了很多,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自然就高起来了,这是一个大好事儿。
但是真正要在生活中做到幽默是很难的,幽默需要有大智慧,不仅反应要快,要在平时快速的对话中找到突破点,还要在语言表达上有趣,难上加难。女儿觉得我比爸爸要幽默很多,所以请教我该怎么在生活中做个有趣的人,其实幽默和有趣还所不同,幽默倾向于语言上面的机智,这个比较难,需要相当大的文化底蕴,但是一个人要是有趣却是一个比较全面和综合性的表现。
比如现在每个电视台都有很多综艺节目,里面的嘉宾大多都是演员,有些演员就很有综艺感,而有些就没有。当然一些小品和相声演员就是凭借伶俐的嘴皮子让人捧腹大笑,这绝对就是幽默,但是也有很多演员虽然不太会说话,但是其他很多表现也会让人莫名觉得很好笑,例如中二、反应慢、表情夸张、说话跑题等等,这种综艺感都是一种有趣的表现。
所以家长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快乐,尽量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可能家长本身灵魂无趣、语言上更表现不出来有趣,那怎么办?就尽量用表情和声音的起伏去回应孩子。举例说明,我女儿的爸爸,也就是女儿觉得不如我幽默的那个爸爸,他几乎是所有小朋友喜欢的对象,为什么?因为他会给予孩子们非常夸张的回应,假设哪个小朋友向他炫耀自己,他会马上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反问道:真的吗?你这么厉害?快点给我展示一下,叔叔都完全不会,我必须得告诉大家这个消息,你这么小就这么厉害,长大以后可了不得了。然后所有小孩子就都会围着他转悠,要么显摆自己、要么要求陪玩,我对于爸爸这种行为叫做“夸张的配合”,这是小孩子最喜欢的方式,家长要是能够学习到这个功能,孩子一定是快乐无比。
所以,作为一个家长,要想孩子觉得你很有趣,尽量在回应他们的时候要有音调跌宕起伏的,这种起伏在好奇上,例如哇塞!真的吗?哇哦,可以啊你!厉害啊你!意料之外啊你!太神奇了你!现在家长的起伏一般都不放在对孩子的肯定上,而是放在对孩子的怒吼上了,骂孩子的时候那个调子啊,真是铿锵有力、发自肺腑,这个状态肯定是不对的。有的家长说我孩子从来不跟我讲他的事情,问他在学校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啊,他说没有啊,我问他什么都说没有,这当然不是真的没有,而是因为他每次一跟你讲有趣的事情,你回应他的都是讲道理,你太能讲道理了,孩子不愿意听,讲道理都不如跟他一起抱怨一下,至少这样下次他还能讲出来跟你共情,听你跟他一起抱怨,可以宣泄情绪。
但是像我女儿现在已经上了初中,相应地她对有趣的要求也就变高了,不再是小孩子时候的那种夸张式配合,她想要的是真正语言上幽默,所以爸爸的回应就已经完全满足不了她的需求了,她更喜欢我这种偶尔跑题式的回应。至于幽默,我们这些做销售的都有那么一点点,但是确实也不多,幽默的程度更不高,办公室里除了整天闹闹哄哄以外,嘻嘻哈哈也很常见。但是女儿问我怎么说话才能更幽默时,我也真是被蒙住了,仔细想想,我还是给了她一点建议,而且灵感来源还是他爸爸。
我和女儿的爸爸很少吵架,尤其在涉及到女儿的教育问题之前,基本上没吵过架,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很少跟我计较,基本上都是我单方面的发脾气,他运用软回应来化解,他平时记性不好、反应还慢,我和女儿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他还一脸懵,根本get不到那个点,但是在化解我的情绪时却往往能够诸葛亮附体。他的原则就是从不就事论事,而是把一件事情或者一句话拆开,去抓那些非重点,然后把你逗笑,他就解脱了。例如,我问他,你昨天说今天五点下班就回家,现在都八点了咋还没回来?这句话的重点是为什么还没回来,明面上是问原因,其实无论他回答干什么,我都有下句等着,结果他回答的是,因为我前天说我昨天晚上下班回不来,结果我回来了,你感觉他的回答在逻辑上不对,可是他又没怎么跑题,还挺好笑的,所问非所答,又还在这个话题上瞎转悠,只是把关注点放在了昨天今天,而不是没回来。假设我责怪他,刚跟你说过别走在那大树底下,那树枝都没你高,非要在那走,刮着了吧?真是气死人了,他说不疼不疼,然后你想骂他都不知道怎么骂了。
就事论事、所问所答就是正常的交流,想要说出来的话好笑,一定是另辟蹊径的,我觉得真正说是生活中的幽默,脱口秀应该算是一种了,它是一种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能以一种笑话的方式讲述出来,你会感觉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定会很痛苦、忧伤,或者只是普通的一件事,但是经过脱口秀演员的艺术加工,事情还是那件事情,他们讲出来就是笑中带泪,泪中带着思考,思考中带着无奈,无奈中又带着欣慰。
我经常带着女儿看脱口秀大会,长时间的熏陶她也有所收获,我发现她在写作文的时候几乎每次都会用到脱口秀中的一个技巧,叫做Callback,就是在讲脱口秀时后面的段子中提到前面讲过的一个段子,这种提及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一个不同的背景中把原来的段子再涉及一次。每次看到这种把内容又call回去的时候,都会给人一种非常惊喜的感觉,女儿说这些都是她刻意安排的环节,这会让作文读起来更有意思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97877/e232800a0c88424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