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shiren -
《一点点》系列
你会发现,人活在世上,最难忍受的不是痛苦,而是孤独。
在退网的最初几天里,我时常拿起手机,准备输出一些观点,才想起来自己早已将apps卸载干净。无奈下,许多情绪只能暂存在备忘录里。
大家都知道,备忘录和收藏夹一样,都是神奇的存在,久而久之,无论曾经往里面堆过多少内容,最终都会被我们遗忘,亦或者根本找不着。
更何况,有许多当时对我们而言,特别重要的情绪,许多个日子以后,也确实变得云淡风轻。
在这退网的180天里,我感触最深刻的,就是那种“孤独”变得特别深刻。用设计师的话说,就是显得十分锐化。
我曾以为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其实不是,每个人的时间都非常丰满,是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在想尽办法博取你的时间,从你打开app的第一个15秒、30秒,就开始研究你的心理变化,如何让你沉迷其中。
直到我失去所有app。很多时候我想打开手机点来点去,发现都是一些基础功能。于是我立马发现问题,为什么基础功能无法吸引我一直点击它们?答案很简单,因为它们没有趣,也没有人会研究它们,从而让我们觉得有趣。
所以,到底是我们喜欢不停地点动手机,还是因为我们总能通过点动,得到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奖励。
“反馈”,是促使人们做出行动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而点动手机这种反馈,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那就是嗑瓜子。如果瓜子全部剥好,你不一定会一直吃下去,但嗑瓜子可以,这就是“反馈”。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从小就要锻炼一个人的延迟满足。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一种延迟满足,你会发现所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物,最后都会被称之为经典。
经典永不过时,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有多少人明白,一个事物为何能成为经典。
经典的事物,往往遵循的是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它所遵循的这个底层逻辑能够坚持多久,能够被人们相信多久,经典就能够维持多久。再说夸张一点,永不磨灭都是可能的,这就是底层逻辑,这就是真理。
同时,我也卸载了即时通讯,新闻类的就更别谈了,根本就没下载过。
我后来改用邮箱沟通,你会发现再也没有人问你“在吗”,也不会有人突然给你弹语音通话,更不会说你已读不回之类、道德绑架的鬼话。
从此,我的生活多了许多“整块”的时间,我逐渐恢复了儿时没有手机时的“科研精神”。
当我再行过同样的风景,哪怕那条路我每天都走,却也变得不同。路上的面孔明明陌生,却又非常亲切;两旁的树叶是动态的,绿得很深刻;大自然原来是有声音的,它们一直在发声。
我开始沉迷现实生活,做家务都变得更有意思,好像别人都经历不到似的。但,于我而言,最舒服的体验,还是——白天展开一本书,合上已是傍晚。
我们真的脱离现实生活太久,不过是真实世界的行尸走肉。
文 字 © / 浇玫的诗人
插 图 © /花 夢 有 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