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毕业回山东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决定回沈阳工作。他在家投简历,邮件发出以后,他买了一张来沈阳的票。
第一个面试的邀请电话来了,他在火车上,邀约的时间正是他乘坐的火车到沈阳站后的一小时。他在火车上换了得体的衣服,当时还没开通高铁,他坐的是16个小时的普快。
虽然我路痴,但是一直记着他面试的地方。北方图书城当时在青年公园附近,他从皮箱(那里装着他来沈阳全部的家当)拿出面试需要的资料和简历。他当时穿的衣服,至今我还记得,却说不准那是几月份。
那是2010年。那时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和他好好的。没想过太多,我认为我们就在沈阳是理所当然的事。
他和大学同学合租在老航院家属楼,友谊宾馆附近。我在学校住,苏家屯。我们会一起过周末,每个周日下午五点左右,我们步行15分钟,他送我去车站等公交。第一次听他说,以后可能会去北京,等我们攒够在北京不工作大半年也饿不死自己的钱就去。
那大概是2011年。
我们的钱始终没攒够,确切说也没想过该好好存钱。他打电话给我,说YD约他面试。“你说,我去不去?”他问之前,彼此都知道,我不会给他否定答案。
手机故障,到了北京,他联系不到工作人员,之前约面试只说了写字间的位置,没告知楼层,只说电联。
我们共同想应对的方法,那时候微博很火,我在微博上找到一个自我介绍是壹读记者的微博,我发私信给她,她很快就回复了,并要走了张超电话,把他接到了办公室。
那个帮忙的同事,就是前两天WS转发给我的《我最好朋友的婚礼》的作者更哥。
刚才坐215路,经过“皇寺广场”站,我想到了那家糖炒栗子。
当时,皇寺广场是我们的换乘车站,每次换乘都会买些糖炒栗子,它就像是一种仪式。
后来几次搬家不再路过,有时还会特意绕道去买,我执意认为他家最好吃,其实我知道,只是怀念过去单纯美好的小幸福。
最开始买的时候9块8一斤,后来17块8,现在多少钱已经不知道了,太久不吃糖炒栗子了,更别提是皇寺广场的那家糖炒栗子。
有一个栗爪被我拴在一串钥匙上,提醒着我,那两年我真爱吃糖炒栗子。
这个城市承载了我们很多回忆,那是过去。我想,它还包括我们期盼的将来,那是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