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深度思考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作者: 云芸芸 | 来源:发表于2019-10-25 17:04 被阅读0次

        都市的快节奏生活有时候使人焦躁不安,身心疲惫,时下就有很多人因为厌倦了城市的喧闹纷扰,想要找一处僻静之地去隐居。人总觉得宁静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得去深山,得去远方,似乎只有逃离了都市,浮躁的内心才能得到安宁。

        前些年有许多人怀着避世修行的想法,前往钟南山做“隐士”,但是由于生活环境艰苦,结果便是去的人多,留下的人少。

        试想,如果为了追求心灵上的宁静,而使身体遭受磨难,相比较而言,坐在家里看几本好书,从书里参悟人生,求得宁静,岂不更划算?

        诗人卡玛·乌丁·玛斯特曾如是说:“只消坐下,我便能够在精神王国里驰骛,在书中我拥有这种便利。一杯美酒可以使人陶醉,但满饮这奥义的琼浆同样能让我如醉如痴。”

        所以真正的宁静,不在山上,不在远方,而是在我们的内心。

        如果觉得心静不下来的时候,我的建议就是:减少不必要的社交,然后读书。

        作家麦家说:“人生的幸福来源在于一直对生活做减法,社交也是。”

        寂寞会驱使你去找朋友,去合群,流连于人群中自我放纵,沉迷于群体陷阱。这样的合群,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心累。

        坦然地面对自己,学会与自己成为最好的朋友,不因群体而喧哗、躁动,却因自己的沉静而更加睿智与优秀。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到:上帝是孤独的,但是魔鬼则不,他永远不会孤单,他呼朋引类,结交甚广。

        说的大概就是:圣人自清,凡夫自浊的意思吧。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出自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小窗幽记》。书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读的,而且在读书的时候,随时随地就可以进入书中的思想意境中去。你可以随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去感染着自己的情绪,也可以跟随书中的故事情节穿越古今,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风雨飘摇。甚至还可以和书里的人物或者作者,以及古人先贤们去对话,和他们交流思想精华,去质疑他们的理念,理顺你自己的见地。那个时候,你会知道你不寂寞。

        “书可以为人指路。”当你读书读得足够多了的时候你会发现,书中的哲理可以像灯塔一样,在你人生遭遇挫折的时候,或者对前途迷茫无助的时候,给你补给营养,积蓄能量,并指引方向。

        一书一世界,一字一菩提。我们能跟随着书本去参悟那些难解难懂的人生。思想淡泊,心灵澄澈,就能隔离世俗的喧嚣,就能感受心旷神达,如处深山的意境。

        所以,我们不必“采菊东篱下”也可以“悠然见南山”。关上房门,用心读书,用书去丰盈和富足自己的内心,修炼我们的智慧与灵性,如若生活真的有所界限,喧嚣与净土,闹市与深山,那也该是你自己来划定。

相关文章

  • 坐在夏的清凉处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 花开时节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 一日一书

    读书随处净土 闭门即是深山

  • 随意看看

    读书,是为了谋心,而非谋生。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 修行

    修行不分禅院,闭门即是深山; 读书随处净土,因果皆由行善。

  • 读书随处净土

    读书随处净土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在当今网络飞速...

  • 2019-02-02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就是深山

  •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夜深了,我却丝毫没有睡意。点上一根香烟,想找个话题来完成自己在简书上的第一篇文章。从前我都是喜马拉雅听...

  •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美酒微醉处;好花半开时。 宋代的邵雍在他的《安乐窝中吟》中如此写到,“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美酒饮至...

  •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寻求内心的真正平静又何必在乎身在何处呢?内心焦躁不已,到哪里都一样的。不从本心着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qe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