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门外就是大队部,大队部的旁边又盖了两间房,那是村里给一个孤寡老人盖的。
说是孤寡老人,其实老人有女儿,只不过嫁出去的女儿自己也过得不好,在家里也没有地位,自身都难保,更没有能力保护父亲。可怜七十多岁的老父亲没人照顾,仅靠着村里给点低保过活。
因为家离的近,所以公公常和他一起玩。儿女不在身边的那些日子,两个老人报团取暖。
但是公公在他面前有绝对的优越感,因为儿女四个,加上姑爷儿媳一共八个孩子,个个孝顺,今天这个来看看,明天那个来瞧瞧。哪个来都不空手,吃的用的带好多,所以公公的冰箱里就是百宝箱,什么时候打开都是各种好吃的。
那年冬天我带着孩子在公公家住了二十多天,这二十多天竟然没有买菜,冰箱里的东西还没有吃完。
公公常说,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门口的老李头到啥时候也过不了我的日子。公公在他那帮老哥们之间,具有绝对的优越感和幸福感。
据公公说,老李头的那点低保每天都要算计着吃,每天早晨一包方便面,一块钱一袋的那种,连个鸡蛋都不舍得放。中午买两个馒头,再炒点菜。馒头分开吃,中午一个,晚上一个,晚上不再开火,吃中午剩的菜。
老李头一天的生活费算下来,不超过五块钱。
我有时候看着老人可怜,家里做好的饭会给他送点,他每次都很高兴却又不好意思地说,我家里有饭,还让你给送过来。
看到自己的滴水之恩却让老人如此激动和开心,我心里挺不是滋味。
假如不给老人送来,我那饭吃不完,下顿就可能扔掉了,我这小小的善举,却温暖了一位老人孤苦的心。
有时候觉得他的女儿真是无能,让自己的老父亲受这样的苦。
每个人都应该强大,为了自己爱的人,上要孝敬父母,下要抚养儿女,这是一个人来世上走一遭必须要尽的责任。
我有点确幸,公公以我为傲,父亲以我为荣。
我还要更加努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因为儿女争气,公公比老李头的日子,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