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简书很久了,我已经忘了有多久的那种久。昨天,我第一次有一篇文章阅读量超过了3000。

之前,我简书上单篇点击量最高是一千多点,有三篇。
与此同时,我又有好多篇阅读量没有超过50,甚至是20。其中,不乏我改过两三遍的。
由此,我总结如下。
1.阅读量与文章的文采、逻辑无关,与有没有写出读者的纠结有关。就是,文与理不重要,情绪最重要。
为此,我的文章标题就直接发问。“有三万,你会借别人两万吗?”很多人有遇到这种问题,因此,都想说上两句。
2.文章篇幅不能长。我阅读量过少的文章,短则200,长则500。
反而是我真正想说的话,深思熟虑,洋洋洒洒的没人看。
3.不要修改。有情绪了就赶紧写,写完就收,不要精雕细琢,精雕细琢讲的全是道理。把情绪都淹没了。
据说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就是酒后写的,醒了想再写一遍,就是写的没原来好。
而且真正纠结的问题,就不是那么容易理清的。
我的话看似丧,好像是在简书上不能练文笔。但是,文章难道不该抒情吗?
共情的文章难道不该有好的阅读量吗?
写出人类普遍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聊了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写出了大家都想说但不敢说,或者说了又没有说透的话。
王羲之所说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不正是文章千古的价值所在?
那么,剩下的就是让文章和大家共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