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作业本有写现代诗的练习,出示了几首小诗:
一
时间伯伯
作者 高士其
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二
水滴石穿
作者 茉棉
有条不紊,滴水
垂直,吞没,另一滴水
石头慢慢长出漏洞,
除了风,什么也不担心
三
秋风中的向日葵
作者 翔之
不再为追随而扭转颈项
时光给予它一盘饱满的籽
一颗谦恭的心
秋风中它把头一再低垂
我们的语文教材编选练习最大的毛病就是只示例,不出示方法,只让教师自己想办法,因此不同的老师的方法会各不相同,如果老师自己也不会写诗,就无论如何也教不了,只能让学生自读,自悟,乱写。
其实这样的小诗的写法,可以用很简单的一招。
你看以上的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三个不同的事物或现象:时间,滴水穿石,向日葵作一个解说,时间是什么?滴水穿石是什么?向日蔡是什么?
当然这种解说,不是用理性科学性的概念来解说,而是用每个人个性化的感性语言来解说。
而理性与感性的语言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多用数据与概念,后者多引入另外的事物来比,就是用比喻丶拟人丶对比。
如第一首把时间用旅行家来比喻,第二首把水比作吞吃的动物或人,第三首把向日葵直接比作人的头。
知道了这个方法,我举了一个上届学生写的一首诗:
思念
作者 盈盈
思念如一只拖把
轻轻地划过
留下的一道道水迹
深深地印在心上
我当时说,写诗可以用你身边任何一样熟悉的事物来比,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她就选择了思念用教室的拖把比,解说很贴切,很有趣味,让人没想到。
大家可以试一试,原来写诗是如此简单丶有趣。
写古诗不在此法,下回介绍。
网友评论